这一点假设是说要想有不同的结果,您得改变您的做法。好些个父母爱唠叨孩子,不仅没效果可能还有反效果。父母爱唠叨是希望孩子好,只是没有意识到,当没有得到好结果时,不是把唠叨升级而是不唠叨,改变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旧的多一分成功的机会。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而且好多时候妈妈的唠叨不是为了孩子,而是焦虑这种情绪能量让妈妈们无法自控,不停地说能缓解她们的焦虑。现在是个拼妈的时代,拼什么,拼哪个妈妈情绪稳定,哪个妈妈更轻松灵活,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让其进退自如,尽情遨游。
要想有旧的结果,请重复旧的做法。前面探讨的是“改变”,现在说说坚守。好的东西是需要传承的,而坚守又不是毫无创新的重复,只是先重复旧的做法,完全领悟之后,再创新。传统的根基极其深厚,扎根深长得高。而这一点运用到我的家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点不值一提,可却深深影响着我,呵呵)小时候如果放学回家发现衣服上的扣子丢了一个,妈妈会让我原路返回,把今天的生活轨迹再重复一遍,多半会在路边找到,有时就找到教室里去了。一直到上高中,我记得有一次体育课后发现自己的扣子没了一个,就跑到篮球场找,等我拿着扣子回来时,周围的同学叹为观止。那时,我才知道,不是每个家里都“原路返回”的。前几天搬东西,在楼梯上发现一颗扣子静静地躺着,我想到勤俭持家的母亲和可爱的孩子,一刹那,好像有一份美好从我的心间流过。现在的我也为人母,也会在孩子丢东西之后让其“原路返回”。这份“重复”在这个家族传递下来,只是我做了一点改动,就是“找不到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