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部中国史,半部治水史?

为什么有人说“一部中国史,半部治水史?”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之所以自秦以后,大部分历史都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需要抗洪治水呢?

首先今年我国南方一直是雨水不断,持续的强降雨导致大量的地区和群众遭受洪灾的破坏,在这里我希望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同时也希望受洪水影响的群众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那么提到抗洪治水,我相信很多朋友并不陌生,比如很多人都听过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其实自古以来,治水一直都是我国古代王朝治理中一件非常核心的问题,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民也一直在和洪水所造成的灾害进行抗争。

中国历代的著名水灾

先秦

比如在先秦时期,不光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包括之后的商朝五次迁都,据历史学家分析,这都是因为水患所导致的。

汉朝

到了汉代,也是水灾不断,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至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10次,其中以汉武帝时期的瓠子决口为最严重:

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瓠子决口, 洪水向东南冲入钜野泽,进入泗水、淮水,淹了十六个郡,灾情非常严重。汉武帝派汲黯、郑当时率10万人去堵塞,结果没有成功。而这个时候丞相田蚡为了私利,反对继续抗洪堵口,他说洪水导致决口是“天意”,不应该靠人力强行去堵。最搞笑的是汉武帝也就答应了,还真就放任不管了。

结果这一放任不管给当时的汉朝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放弃堵住黄河缺口后,江淮之地,几乎年年受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雨水稍大一些,就会导致灾民遍地的悲惨场面。可见水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人祸导致的灾难。

直到23年后,汉武帝亲自到黄河决口处指挥堵口,朝廷上下官员自将军以下都参加堵口,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以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终于把口子给堵上了,堵上之后,汉武帝还写了一首《瓠子歌》,并在堵口处修筑“宣防宫”纪念。

又有《平准书》记载:“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廥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於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馀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

意思就是,山东遭受水灾,百姓们大多饥饿乏困,于是天子派使者取空各郡国的粮仓来赈济贫民。但是仍然不够,于是又征募豪富之家借粮给贫民。还是不能解救他们,于是把贫民迁到函谷关以西,或迁去充实朔方以南的新秦中地区,共七十多万人,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给。几年内,政府供给他们土地农具等,派使者分区管理他们,使者的车子往返络绎不绝。花费不可胜数。可见汉朝时期的水患有多严重。

晋朝

而到了晋朝,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史书中大量记载关于人民遭受水患的困扰,

《宋书志第二十三五行四》:“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大水。泰山流三百家,杀六千余人;江夏亦杀人。”

意思也就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六月,泰山、江夏发生大水灾。泰山洪水冲毁三百家房屋,淹死六千余人;江夏也淹死很多人。

之后的太康四年七月,太康六年三月,太康七年九月,太康八年六月,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水灾。

南梁

南北朝时期南梁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四月,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

隋朝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秋,“大水,山东、河南漂没三十余郡,民相卖为奴婢。”

唐朝

唐朝元和七年(812年)五月,李绛对唐宪宗说:“臣按淮南、浙西、浙东奏状,皆云水旱,人多流亡。

清朝

顺治十年,大雨成灾,“直隶被水诸处,万民流离,扶老携幼,就食山东。

到了康熙年间,则更是水灾不断,康熙皇帝曾经说过:

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康熙认为他亲政以来的三件大事其中两件都是和治水有关。而清朝之后的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朝都有遭遇洪灾的记录。

尤其是清末的光绪年间尤为严重,当时的清朝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清廷自身也是自顾不暇,所以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导致死者涂地,大量的灾民被洪水所带来的灾难所吞没。就连当时的京师也不能幸免于难。史书记载:

光绪十三年(1887)“京东大水,通州水几冒城,自是无岁不水”。

光绪十六年(1890)顺天府又大水,时京中“无舍不漏,无墙不倾”,“人皆张伞为卧处”

而到了民国受灾最严重的恐怕就是1931年的江淮大水了,当年这次水灾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可见范围之广。

据统计其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有40多万人死亡,受灾农田近1.5亿亩,而在人口集中的相关城市灾况更显惨重。

江淮大水的场景

西方学者魏特夫对于中国大一统的归因

总之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水患一直侵袭着我国,在长达数千年的 时间里,我们的祖先也一直不屈不挠的和水灾做斗争。

中华大地如此频繁的水灾,是由于地理环境所导致的,中国地处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并且有一些大平原连在一起,所以十分适合农业发展,但也会经常发生水患灾害。所以说防水治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和人民以及治理方式。

甚至有很多学者,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魏特夫,他就认为中国之所以在秦朝以后要么是大一统,要么就是在追寻大一统的路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源自于治水的需要。

还有很多西方学者称中华文明为大河文明,他们表示中国之所 以大一统是因为境内水患以及其他自然灾难不断,所以需要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为的是兴天下之大利。

比如在国民遭受灾难的时候,由于朝廷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大部分资源,就可以实行救助和赈灾,并且进行合理的组织调度。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格局。

而且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为了适应农耕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需要这样的大一统体制,比如大型水利工程的建立,类似凿运河这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果不是一个掌握巨大国家资源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是断不可能能够建造这种工程的。这里要说明一下,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迄今为止,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最长且还能发挥功能的一条运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总的来说在魏特夫眼里,首先中国的地理环境导致经常爆发水灾,由于抗洪治水并且兴修水利来服务于农耕经济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掌握大部分资源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来治水、抗洪。

他的这番言论在上个世纪一发表,传入中国之后就引起来轩然大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在这里我就不讨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但是这种论调至少表明,水患确实是影响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

不过话又说回来,庄子曾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曾经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二位话中的辩证思维充分表达了事物的两面性,水其实也是一样的,水既能成患,也能成利。

虽然说中国境内的这么多大江大河导致了水患频发,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河流,却也就没有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

谢谢各位的观看,再次希望受灾群众平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