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悦
宋运萍其实是一个挺上进的儿媳,但在一生默默务农的婆婆来看,儿媳属于娇气的那种,嫁为人妇了还上学是无法理解的。
这就直接导致了儿媳的个人价值与婆家观念的不同产生了直接的摩擦,到底是先要孩子还是先自我提升,两年后再生孩子的矛盾。
从雷东宝母亲知道儿媳宋运萍的想法后,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实对于儿子雷东宝选择的这个媳妇,雷东宝母亲是庆幸的,但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儿媳,还是有待考验的,从儿媳推迟生孩子计划被婆婆知晓后,瞬间翻脸就说明了一切。
由原来雷母的热心帮忙到撒手不管,还要求宋运萍给她送饭,甚至需要满村找才回家来看,雷东宝的母亲像大多父母一样,儿子结婚第一时间就考虑的是抱孙子,而不顾及儿子儿媳的想法。
宋运萍考虑到自己上电大,需要来回走动,还要养殖长毛兔赚钱,唯一能帮到她的就是婆婆了,而婆婆知道她暂时不生孩子的计划后,竟然也耍起了性子。
雷东宝母亲一天到晚在村里晒场说自己儿媳的不好,还要求儿媳做好饭后给她送过去,有时连人都找不见,不仅没有激怒儿媳,反倒被儿媳的一番话给点透,瞬间无语了。
宋运萍微笑着对雷东宝母亲说:“妈,你看我都来咱家好几个月了,我知道您对我好,我也会好好孝顺您的。但是您老说我跟东宝那什么,有点不好。”
但雷东宝母亲却听不见她的劝告,直接在饭桌上说:“你做都做了,我还说不得?”
从这点可以看出,雷母有自私的表现,以为自己说儿媳的不好,让别人来指责儿媳,达到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可对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好处呢?宋运萍不但没有激动,反而更淡定。
宋运萍说:“您说我是狐狸精,我高兴,我就是狐狸精,我只想迷住东宝。我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您这样做,对东宝不好啊。如果这个时候公社知道了,把他的书记撤了,那怎么办呢?”
雷母本是爱慕虚荣之人,但听到自己对儿媳名声的败坏可能会影响儿子的仕途,瞬间就愣住了,觉得宋运萍说的有理,但还是不甘心地说了一句:“反正我不说,你也是个狐狸精!”
宋运萍只好无奈地说:“我是我是。”
这个节骨眼上,宋运萍还能顺着婆婆的话,非但没有生气,而且巧妙告知婆婆,这种名声败坏对儿子造成的严重后果,既增加了婆婆顾虑,又不至于闹僵。可见,宋运萍对于婆媳关系的拿捏恰到好处。
对于儿媳推迟生孩子,婆婆不同意的话题也算老生常谈,但能像宋运萍这么理智处理的还真不多,既没有折婆婆的脸面,又保全了婆媳之间的关系稳定。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按理来说,一般都是儿子夹在媳妇和妈之间来调解冲突的,而宋运萍作为儿媳,冲突的当事人,在不受婆婆待见后,反而起到了调节丈夫和婆婆之间关系的作用。
这说明宋运萍是真心爱雷东宝的,而雷东宝又整天忙于村部的发展,家里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似乎被忽略了。其实也不全是,雷东宝胆大心细,明知道自己出面也是不好处理的,不想惹妈生气,又期望获得老婆的理解和包容。
所以,雷东宝觉得宋运萍是非常懂自己的女人,而自己也会放心大胆地干自己的事业。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是很多的,由于如今生活成本的增加,新婚的年轻人大多会选择先努力事业后生孩子的,但这种方式是不被父母认可的。
长辈眼中,结婚生子也理所当然的,至于现实生活,两个人努力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可实际情况呢?年青一代都追求生活的品质,同时也想给自己的子女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满意这些就要努力工作挣钱。
婆媳之间因为这种问题也是矛盾重重,虽然宋运萍所处的时代与如今不同,但婆媳相处之道还是融会贯通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于明事理的婆婆可以做好思想工作,同时寻求丈夫的帮助,有时,丈夫可能忙,但也不排除回避的嫌疑,这个时候,夫妻要统一,才能有理有据说服婆婆。
对于好事的婆婆,儿媳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让丈夫出面做婆婆的思想工作是比较好的,毕竟,婆婆对儿子和儿媳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很大程度上婆婆更愿意采取儿子的建议。
夫妻共同承担。
对待婆媳矛盾的关键还是老公,作为儿媳的老公,婆婆的儿子,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婆婆和儿媳关系某种程度上与儿子有着直接的关联,逃避不解决,只能增加家庭矛盾和婚姻危机感。
夫妻同心,也是保障家庭幸福的前提,即使婆婆有不满,也要顾虑到儿子的感受。当然要是婆婆是个明白人,那自然是不会任性而为的。
个人价值与家庭观念产生冲突,不妨退而求其次。
退而求其次就是在顾全大局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性妥协,不是蛮干,而是要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让大家心服口服理性接受,这样就不会因为冲动或不满发泄,对家庭成员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自己有追求是好事,也是值得支持的,但不能因为一味追求自我价值,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有兼顾好两者,才能谈得上追求的意义。
图|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