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看过这则寓言: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结了10个,被人拿走9个,自己得到1个,于是苹果树自断经脉,不再成长,第二年结了5个,被人拿走4个,自己得到1个,它心理平衡了,去年得了10%,今年得了20%。其实,它可以这样,第二年结100个,被人拿走90个,甚至99个,第三年结1000个……,直到自己变成参天大树,阻碍它的力量变得微乎其微,最终收获一个强大的自己。寓言告诉我们: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应该一直成长。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我用七年的时间证明了它的正确性,但非常可惜,我用的是反证法。
我有记日记的习惯,在2009年11月9日的日记中这篇寓言被全文复制,记得当时看完这则寓言后心潮澎湃,不再成长的苹果树——说的不正是自己吗?!随后还把座右铭改为“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心里想着,一定要好好成长啊!但是,2009年11月13日,也就是四天之后,自己竟然又开始迷茫了,日记里面原文如下:“凌晨3点多,失眠,辗转反侧,脑子里不断思索:我的人生方向将要定在何方?我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啊?”我下一步该干什么呢?
于是,在一路彷徨蹉跎中日子到了2016年10月,七年过去了,公司要进行人员调整,首先选出一批核心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其余的则陆续淘汰,作为干了九年的老员工,竟然没进这个名单。
职业生涯遭遇“滑铁卢”,我翻开日记,从2007年入职第一天开始看,反思自己这些年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今天的结果,翻到2009年11月9日时,发现了这篇尘封的寓言。我震惊于自己为什么后来就忘记了这则寓言,竟然变成了“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的人?记了这么多年的日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日记里面多是琐事和感慨,缺乏真正的反思和行动。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关键是明白之后应该怎么办。对很多人来说,感动之后往往是遗忘,遗忘之后依旧是沿着原来的轨道继续行进。因为没有对自己进行反思,不知道自己究竟缺乏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没有目标,当然更谈不上规划,即使是看完鸡汤,发誓要改变,终究还是坚持不下来。
七年过去了,我丢掉了宝贵的七年,这七年没有刻意训练能力,没有每天成长,而是在徘徊,说白了就是在混日子,以为还年轻,还有资本,突然间发现已经到36岁,不惑之年就在眼前,如果继续从前的状态,中年危机是迟早的事情。
在内忧外患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贵人,把我从梦游中惊醒,帮助我重新开始审视过去的自己。我从自身开始反省,发现在沟通、演讲、逻辑分析、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都很欠缺,所以在领导眼中自己是一个能力不强的人,得不到信任,才会最终落选。于是,我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干什么了。
我现在网上付费订阅了五门课程,有升级大脑观念的,有升级能力工具的,有关于沟通技巧方面的,有心灵成长的,每天认真阅读,摘抄笔记写心得体会,做老师留下的作业,同时,下载简书,开始自己最喜欢的写作。
在能力不强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刻意学习,迅速把自己强大起来,不要胡思乱想,徘徊犹豫,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李笑来老师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我的下一辈子已经开始了,由于年龄大了,愈发感觉时间的紧迫,希望每天都能进步,在七年后的终点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还在徘徊中的朋友能脚踏实地,从自身出发,客观地审视自己,缺乏哪些能力就马上去补,而不是彷徨无策,用借口来麻木自己。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关注点就已经放在自己身上了,成长已经悄然开始,终究也会让自己的生命变成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