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爸去德国留过学,我的名字就是我爸爸根据德国人的名字起的,我爸爸...。”
刚下课,一个小男孩又如往常一样第一个跑到我边上和我说起关于他爸爸的事。
这也是这个孩子第n次和我说这同样的几句话了。
第一天去教书的时候,下了课,他追我到教室外,
告诉我他名字的由来,顺便让我知道了他有个优秀的老爸。
我教书所在的地方是一个贵族学校,很多孩子也会无意间跟我透露出他们优越的家境和学习二外的原因:
类似他爸妈的同事都是法国人,她的舅舅就是纯正的德国人...。
所以当这个孩子告诉我他的爸爸在德国留过学,我还是很艳羡的说了句:
“ 怪不得你要学德语,那你以后学德语方便多了,可以在家开小灶,哈哈...。”
此后每次下课他都要告诉我同样的内容:他的爸爸去德国留过学。
“ 爸爸每次给我洗头的时候都会让我闭眼,然后用德语,从一数到十。老师,数字1用德语怎么说?”
“ 我爸爸...老师我又忘了,数字1用德语怎么说...老师,你下节课教数字好不好?。”
类似的内容在他说了很多遍以后,我已经疲于应付他了,甚至一度怀疑,这个男孩是不是在跟我炫耀些什么。
这一次他又是用同样的一句话 “ 我爸爸去德国留过学 ” 和我打开了话匣子。
一同过来的女孩立马喝止了他,男孩慌忙闭上了嘴。
女孩走后,男孩又开口说:
“ 我的爸爸去德国留过学,他33岁的时候患癌死掉了...。”
那一刻,我以为我听错了,我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句:
“ 是你爸爸吗?”
“ 是的,在他33岁的时候患癌死掉了。”
我不知道我接下来要说什么,生怕自己说错一个字,就会伤害到这个孩子。
“ 那你现在就和妈妈一起吗?”
“ 不是的,又找了一个。”
男孩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那一刻我突然鼻子特别酸,我手足无措,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安慰眼前的这个孩子。
迟疑了一刻,我只能摸了摸他的头说了句“ 没事的。”
四年级的孩子在身高上要比我矮一截,走出教室的时候,我搂着他的肩膀哽咽地说了句:
“ 那老师下节课教你数字好不好?”
他点了点头,进了另一间教室,又特意转过身来和我说了句:
“ 老师再见!"
走出教学楼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么久以来,我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的情绪。
我刻板地以为,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家庭一定是富足幸福,无忧无虑的。
我甚至还用我自己作为成年人的复杂心思去忖度这个善良的孩子是不是在跟我炫耀些什么,我真的感觉很羞愧。
“ 我爸爸每次给我洗头的时候都会让我闭眼,然后用德语从1数到10...。”
这个画面此刻听着是如此的温馨,而这样的画面在他的记忆里,一定很少很少吧。
这也许是年幼的他对因病早逝的父亲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了吧。
简简单单的几个德语数字,居然承载了一个男孩对于父亲如此深切的怀念。
是不是每一次上德语课,他都会想到他的爸爸,然后把他对爸爸的思念说给我听?我很庆幸自己能成为那个倾听的人。
现在写这篇文章还是很难过,只能衷心地希望男孩早日从这段不好的经历走出来,新爸爸能够对这个可爱善良的孩子视若己出。
我想,以后每次提到德语数字,我都会想起这个男孩了吧。
转自个人公众号:陪我过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