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多少书这个数字我已经听了特别多了,曾经听过推荐的一年要读50本书的,也听过一年200本书的,其实书的本数不过就是一个虚的概念,无非就是教你阅读,让你养成读书的习惯。
学习笔记
1.价值观的认知
输出是更好的输入
在课题前,分享的老师说了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并且提到了读书的方式是因为要输出某些东西而决定你要输入什么。并且说到了读书的三种动力,首先是天生的技能(虽然我不太明白他说的天生的技能指的是什么,自认为就是指阅读的能力与兴趣)其次是阅读的环境,最后是自己的追求。个人觉得读书的环境绝对有这很大的因素,比较喜欢夜深人静看书,比如现在这个时间段。
2.怎么样让读书成为长久的习惯
这里提到了一个误区,就是不断的询问,我们总是想综合所有大咖的意见,但是熟不知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可以模仿的,而且吸收了太多其他意见反而容易迷失自我。
养成一个长久习惯说白了就是坚持,分享老师告诉我们要找一个你经常做的事与读书进行替换或者说是绑定,比如男生喜欢打游戏,在每次想打游戏时候就拿起书来看看,女孩喜欢逛淘宝,每次想逛淘宝的时候拿起书看看。个人认为还是需要极大的自制力。
3.如何快速吸收一本书的精华
我们平时看书最常见的几个问题就是忘记书的内容,理解不了书里写了什么,觉得书中说的都是对的好有道理,其实这些都是读书的误区,其实读书也是一种社交,就是和作者的一种社交,社交讲的是求同存异,双方的观点相同的放在一边,不同的地方就要自己选择的吸收和认同。另一点就是快速,采取丢弃式阅读的方法,弃其糟粕,因为有的书核心观点很简单,但是废话很多。
4.如何将知识碎片凝聚自己的体系框架
首先就是对自己的知识框架的构建,将自己的认知写下来,写在纸上,个人认为在看一个书之前首先要对这个书的领域进行自己的分析 然后做成思维导图,然后在看书之后,再将学到的知识加进去,比用笔记下来更有效果。所以说我下一步就要学一下怎么制作思维导图了。
其实听过这个课程之后,有很多地方自己依然无法认同,比如丢弃式阅读,书只看每段的开头与结尾,自己就无法接受。今天课上的很多内容我在其他的地方也听到过类似的,这就映射了一些现象,就是很多方法与技巧其实我们早就知道,自己早就听过或自己也可以总结出来,但是缺失行动力,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