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大之会风,铸作风建设之魂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这次会议不仅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其展现出的优良会风,更是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深刻启示。
七大筹备时,尽显简朴节约之风。修建的开会礼堂,虽高大雄伟却庄严朴素,利用陕北当地石材建成。代表们住处分散,却克服困难参会,伙食严格按预算安排,既保证满意又不浪费,杜绝铺张浪费,将资源用在关键处。
会议筹备期间,严谨文风贯穿始终。主要领导亲自动手起草报告,如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初稿完成后,经集体讨论和反复修改,任弼时对《论联合政府》提的书面意见被毛泽东重视采纳。代表们也对报告字斟句酌,充分发扬民主,展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使报告内容更贴合实际、科学合理。
自我批评之风在七大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同志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主动检查自身问题,回顾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山东代表团朱瑞诚恳地自我批评,反思对罗荣桓的不尊重。大家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以高度自觉开展自我批评,促进了党的团结,增强了党性。
从七大的会风可以看出,优良的作风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我们应传承七大精神,在工作中保持艰苦奋斗,杜绝铺张浪费;对待任务秉持严谨文风,深入调研、实事求是;面对自身不足,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自我,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