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的状态,好像都不太理想,996好像更像工作日常。
本以为在大学里不吃早餐已经是很糟糕的饮食规律,但是工作之后才发现,有比这更不规律的饮食规律。
早餐在成年人的世界好像变得更加奢侈,赶地铁在我们心中的比重会比吃早餐的更加多一些。
外卖好像更像我们的家常便饭了,以前总觉得吃外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现在看到外卖更多的是抵触。
还没工作之前,熬夜好像才是我们每天的必备任务,现在熬夜,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舒服”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很难再找到,即便你的工作拥有双休,我们依然体会不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让自己舒服并不是说不上班,也没有人可以不去赚钱,毕竟生活就摆在眼前。
毕业后,我并没有选择北上广,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考进了县城里的银行系统。
当时我想象银行的工作是非常美好的,有双休,朝九晚六,每天晚上都可以回家吃着零食,煲个剧。
然而现实的生活却是非常残酷的,自己的想象的生活好像自己永远得不到。
在银行工作,每天需要面对着无数的业务,看无数的报表,还有数不过来的钱。也是最受气又不能发脾气的地方。
在很多人眼里,银行就是一个“工资高,很轻松”的工作单位。每天七点半上班,五点下班。
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银行的工资也就三四千,中午有时候还赶不上吃饭,五点关门后还要开会、整理账目。
这些都是外面的人不知道的,所以也导致了一大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想拼命的考银行。
选择了银行也不能怨自己,毕竟是自己选的路,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工作上不能让自己舒服,那就在放假和下班之后做一些能让自己有一些舒服的生活状态。
即使晚上加班到八九点钟,回到家还是会洗上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然后穿上自己最喜欢的睡衣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当然,看之前肯定要先洗个脸,敷个面膜。
睡觉前看半个小时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杂志,然后给自己定一个准时睡觉的时间,第二天绝对不会因为熬夜而起不了床。
尽量避免点外卖,下班比较早一定要自己煮一顿好吃的晚餐,准备好第二天的饭菜,然后做成便当带去上班。
吃着自己做的饭,肯定幸福感爆棚!
拒绝胡乱花销,乱买衣服,或者是冲动消费。让自己学会节俭,然后把存下来的钱用来在有长假的时候去自己喜欢的城市旅游。
每个月定时清理一些自己的“狗窝”,把自己冲动消费没用的东西卖掉,给自己增加一点点的小收入。
找个时间,约自己很久没见的那些死党出来好好的搓一顿!好好地疯一回!
枯燥的工作和生活是常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太多喧嚣太多叨扰,容易让人迷失,而最舒服的状态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简单的生活,并不是无趣,相反,它会让你发现生活的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