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部分哲学,都是在语言上寻求突破而已。
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普适的原理,可以去解释所有事物和事情,从身边的花木到宇宙,从个人经历到国家发展。他们以为,这个原理该当像物质最小的组成结构一样,简单好理解,由其生成万物。
然而物质的基本结构仍有继续往下分的可能,一套所有人认同、可以解释一切的理论也从未初现端倪。
说白了,人们只是求一种心安。心安理得,就是说,得到这个“理”,便心安了。
2
看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物质和精神。
唯物主义者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然而,为什么不是“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呢?
这里,需要先重新给这两个词定义。
物质,就是由现在人类科学发现的基本粒子构成的占据一定空间和时间实在的东西。比如:桌子、苹果、房屋、花草、人。
精神,就是某物质的属性和产生的效应的总和。属性比如水的流动和柔软、刀的锋利、道路方便通行,产生的效应比如动物求生和繁殖的欲望、人类大脑的思维活动。注意是总和而不是某一条属性、某一个效应,或者部分属性、部分效应。
乍一看,精神确实是在物质之后,一个东西还没有的时候,它哪里有什么性质会产生什么效应呢?一个人还没有出生之前,他哪儿来的意识活动呢?
可是细想则不然。东西不会凭空出现,它没有形成之前必然是其他的形态,比如给它一个称呼叫“前东西”,这个“前东西”也是有它的精神的。做刀的铁、铺路的石、水分子、精卵。再往前也可以像物质一样细分下去。因此,当某一物质出现的时候,它便有了精神。“它”以物质的形态保持自己的存在,以精神显示自己的存在。如果“它”物质的状态改变了,精神也将跟着变化;如果“它”精神改变了,即使是某一部分的精神改变,那必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它”了。
也许会有争辩说,掉了一片树叶的一棵树仍然还是那一棵树,可是你是用人的感知去判断的,假如你是那片树叶上的一只蚂蚁,你还会这么想吗?这棵树的特性已经发生了改变,只是这种改变从人的角度来看很小,人类习惯于按自己的喜好来分类和判断世界的一切,如果所有东西都分得太细致,不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句话说:世间不变的唯有变这一真理。严格上说,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下一秒的我也与这一秒的我不同。可是这么细致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必要,甚至会造成很多麻烦,因此人自己定义了各种标准,只是方便自己而已。
3
人,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就像二球的运动中加入第三个球变成三体运动一样,人就是让世界变得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第三个球。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有人类的世界里,要想把一些道理理顺、想清楚,那可真是太太太难了。如果把人之前的世界假设为一维,有了人类之后维度就开始指数般上升。另外,由于人本身就存在于他思索的这个世界里,仿佛是“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上帝造出一块自己举不动的巨石”“身在庐山中想要识别庐山真面目”这样的伪命题一样,大部分人摇摇头放弃,苦笑着退却在迷宫入口。
带着目的参与到事件之中,就会改变事件的结果。
因此,如果有上帝或者造物主的话,他一定会对人类思考哲学类问题害怕。世界往何而去呢?谁也不知。但有一点确定的是,世界原本的方向,已经被人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