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的是不喜欢博客的这个界面,估计也是有很久很久的历史了,现在应该有保持写博客的人少之又少,像前阵子的腾讯一样,以前和新浪比肩的腾讯微博,宣告永久关闭。
腾讯最早关闭的是QQ宠物,那个角落里以前一直很吵很跳脱的那只企鹅,养死了复活复活了养死,只要QQ上线就基本上都会出现,后来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渐渐不上QQ了,也就很少再被提及那只宠物,大家都只隐约知道手机上还有QQ这个APP,都是挂机,也可能没有关机,甚至忘记密码也挂不了机,再想起的时候就是那只企鹅再也不能出来的时候了。
都是一代人的记忆往事。
后天上班,早早跑回来。上一篇博客还在苏州,两年后的这篇,在福州。自己又换了一座城市,还是那个人,只是不再异地了,一起“回来”。一起准备过以后的日子,我们还没结婚。。只是谈了五年多,也只是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该结婚,我们应该怎么怎么样。都是外人看来的,只有应该,因为到了,却从来没人关心为什么。自觉的吧别人都代入理所应当的模式里,大家都一样,所以活法也应该一样,但是,不是的,不是这个样子,也不该是这个样子。
也有很久没有再“记过流水账”电子档没有,笔书也没有,那天自己还在我们一起租的第一个房子里,相比于第一个只住了一个多月的两室,那个单间还是正式的,即使是租来的,也是短暂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小房子”,只是因为异地,更多时候是我一个人在住,你能来的那些时候,也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再后来被自己再拖几天,就还是搬家了,二房东的合同到期,自己的也被迫到期。曾经有个很疯狂的想法。等以后有钱了,自己去把那个组过的房子买下来,永远的买下来,即使户型在现在看来很烂,但是整体还不至于太差,它是我们一起辛苦找的房子,它也在苏州。
后面几天,就搬家了。走的那天把房间恢复原样,照了照片留作纪念,好像就是第一天我们看到它时候的样子,那天后来还发了一条微博。“我想我还是爱你的”。再后来搬去的那个地方,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那个地址,后来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翻淘宝的收货地址,盯着看很久,文字可以再把自己带回去那个场景,当然还有我们租的那个房子,也偶尔还是会想起京杭运河边的那个市政空置房,顺着文字脑子会自动带回那个场景里,最后自己搬去的那个房子,你在搬去不久后也有去住过几天,18年的国庆,白天自己在外拍摄,你在家里帮我收拾搬家后迟迟没有收拾的行李,拍摄全部结束后一起去上海玩了几天,去年国庆自己一个人去武汉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再后来的今年,只是互相去了对方家里,18年以后,两个人就也没有国庆出去旅游瞎跑了,旅游变成很奢侈的行为,去年冬至去了杭州,双休,主要在灵隐寺还愿祈福。
同居以后,依然会去想念以前异地的日子,坐着十几小时的火车,只为早晨六点钟到南昌,火车会先过最后一座钢架桥,后来就停在英雄城的老车站里,这会儿听的歌,也是那会儿坐火车听的。也会想到许多在苏州的场景,自己的职场,自己的宿舍生活,一直念叨在嘴边的好朋友,这会儿反而没有南昌来得强烈,苏州也没有。
一切只是自己晚上回来收拾化妆台发生的结果,化妆台上有很多小样,正经像样的瓶瓶罐罐一眼数清,其中几个还是空罐,一时间觉得好像自己也并没有做了什么,同居以后也只是承担了房租水电,有时候那些带你出去吃的大餐,多半也有自己嘴馋的因素在里头。不要一直闷在家里头,出去走走,带你去吃好吃的,直白来说,也并否认不了也是自己的想法,陷在自责愧疚中,并也没有为你做什么,甚至很多。像工作上可替代性一样,犹如纸糊的窗户,一戳即穿,不是不可替代,而是基本经不起考究,没有价值。总是想把最好最好的都给你,后来来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付出的,不是耍嘴皮子能够过一辈子。
睡了,心脏不好就不过分任由情绪发散太久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