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教学之外:基于两节综实观摩课的省思
曲文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7年10月24日,霜降次日,沐晨曦集合出发,赶赴长清区参加我们的小学段优秀教研组及名师志愿送研送教月系列活动之四。
本次活动以市教研院送教送研活动为平台,是在市中、长清两区教育深度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一次多学科互动教研活动,更是市教研院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发挥自身服务职能,尤其是服务农村教育发展职能的凸显,是在党的十九大做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判断的背景下,济南教研部门为促进城乡教育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正如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言,“老师业务水平高,是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本次活动在市中区和长清区教研部门的协作下,分语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分会场,分别由长清区实验小学长兴校区、长清区石麟小学恒大校区和长清区乐天小学承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分会场设在长清区石麟小学恒大校区,先后由石麟小学恒大校区王培培老师执教五年级《舌尖上的长清》、胜利大街小学张晔老师执教三年级《观察的学问》,之后由张晔老师代表胜利大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以《加强课程研究,以科研带教研,以科研促教学》为题,进行了学科教研经验介绍,两位老师还分别进行了课后说课,现场部分教师代表交流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照例,我依旧是从一个“业内行外人”的角色定位与老师们交流了些感受。这不是自谦,而是事实。我始终坚持这一点。
从哪里说起呢?
首先说说今天来石麟恒大校区、听了培培老师这节《舌尖上的长清》这节“课”的直观感受——
今天,我们品赏了一道大餐,它让我们垂涎欲滴,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今天,我们在孩子们的带领下,经历了一次长清乡情之旅,山水长清,它让我们“济南人”都不由生发了自豪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家乡。
今天,我们欣赏了多才多艺、勤学好问的石麟恒大校区五年级二班孩子们的汇报交流,让我们惊叹,也让我们艳羡。
这是今天这节《舌尖上的长清》给我们留下的美好体验。
此其一。
再从哪里说呢?
我想聊聊最近被热议的清华附小《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话题。
不知大家关注没有,也不太清楚我们老师们怎么看这件事。
事情本身其实很简单,我想问的是,对我们有何启示?
张晔老师今天带学生研究的是“观察的学问”,听课时,赵霞主任说自己有些担心,在市中区范围内,目前是不是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引导得有些过于偏重研究方法了。
我的回答与我对清华附小苏轼事件的理解是一致的——
争论可以,但观点至少目前没有对错之分,最关键的还是其间的“度”。
做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工作20多年,与一线教师以及校长们打交道不少,无论是原先的教科所还是现在的教研院,先后多次组织过各种形式的科研培训。20多年深感最无奈的一点,就是我们一线教育者在基本科研素养方面的不足。所以我对借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阵地,针对我们前期在劳动技术教育层面已有比较系统而且稳定的成功经验的前提下,下气力引导培养学生从小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是充满期待的,即便暂时阶段性地有点儿矫枉过正。
所以我对清华附小苏轼研究及其热议的回应,就俩字:辩证。
其一,此类研究不可废。个人的可能有些偏颇的理解,就我们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是存在着整体相对欠缺基本科研素养的偏向的,这是我们的短板。由此引申,从小渗透基本科研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应当是必不可少的。如窦桂梅校长所言,“对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如何教会他们融合信息化手段,用工具撬动学习的世界,从黑板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则更为重要。”
基于这种理解,无论是苏轼研究,还是鲁迅研究,清华附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引导培养学生相应能力的做法就是应当继续加强的经验,不可废。
其二,此类研究不要过。片面追求方法的高大上,尤其是作品的精致,确有“做作”嫌疑,有一种拔苗助长般的不真实,所以惹人质疑。中国教科院储朝晖研究员的观点,“是不是形成研究报告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探究世界的兴趣和方法。”我以为是极有道理的,就好像我经常举的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例子——我最关心的从来不是第三个板凳,在拿得出手的第三个板凳之前的那两个小板凳,更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舌尖上的长清》有一种舞台般的精致、周到,但我更期望孩子们表达出来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曾经的弯路。
我理解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教”的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只是载体,而非目标。教学生做面点、烹饪,教学生剪纸、陶艺,教学生调查访问……最直接的呈现是美食、剪纸陶艺作品、调查访问报告,但我们的教学目标一定不可以只指向这些最终的“作品”。
这是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立足点息息相关的——我们不是产品生产商,我们只是陪伴学生在一些制作、研究等等实践过程中经历身心投入,经历方法的体悟——所以在济南,我暂时不打算组织师生作品成果展——我首先想要寻找的,是过程,而且绝对不是那种顺风顺水、一路畅通、简简单单就硕果累累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真实目标,应该是多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比如信息资料搜集处理能力、采访交流能力、展示交流能力等等。以此为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时穿插教师必要的点评和指导,会更真实而有效。
关注研究,方法体验不可废。
聚焦目标,标本着力不要过。
这就是我的态度。
此其二。
由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间关系的角度思考,在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新公布的《纲要》已经进一步拓展)的实施中,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以偏概全,在一个领域上有些经验,就认为自己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任务。
省教研员王秀玲所长提出一个观点,课程改革以来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开齐开全课程”,事实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本课程的“内部开全”问题。
为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王所带领的课题组经过研究,概括提炼出了拖带式教学模式——
一是“核心主题拖带式”,即以任一要素为核心主题,拖带其它三个要素来达到融合。换言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可以将四大领域割裂开来,单纯化地组织实施。
二是活动方式切入式,在主题活动实施中,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观察、设计、实验等多方式,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在一个主题活动中的混合使用,达到各要素之间的整合。
在我们济南各学校,下一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这个课程“内部开全”的问题。
希望我们能够认真面对这个问题。
此其三。
再说说综实课堂(综实课程实施)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
《舌尖上的长清》,这是一节成果汇报展示环节的“课”,所以诸多学生的表现“预设”成色很重。这是一种取向。
但即便是成果汇报展示,即便事先要经历教师指导乃至协助下的诸多准备,在这样的“课”上,仍然应该预留充分的“生成空间”——表演,才会有节目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汇报展示,因为所关注的最重要的不是“研究报告”,而是过程中的“兴趣和方法”,所以很可能,真正的精彩来自“意外”。
这是我观摩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期待并寻找的。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建议,从活动的视角,作为主题活动的总结,基于学生前期活动,在教师(甚至不排除家长)指导基础上,多些预设;而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视角,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视线更多地聚焦到生成(甚至要不遗余力努力创造生成),并在生成基础上,适时、适当地渗透方法指导,这可能会是更有效的教学。
仅有预设而忽略生成,综合实践活动只会走进僵化教学的死胡同。
由此引申,我们的“课堂”,尤其是展示交流这样的环节,一定要“舞台展演”般的效果么?可不可以是“超市”?可不可以是“展厅”?可不可以是“作坊”?
我历来的宗旨:鼓励打破!
其它学科在尝试改变“排排坐吃果果”的老做法,我们呢?可不可以从一开始就尽量注意,不要让我们的“活动”被座位局限住?
此“教学”非彼“教学”,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更活跃、多元。
此其四。
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角色问题。
仅就今天王老师的汇报展示课来说,我以为,其实教师除主持人(在前)角色外,还可以是参与人(协助介绍),也可以是倾听者(在台下跟学生坐到一起听)。不同课型有不同要求,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任务的基础上来设计,不存在好坏问题。
提这个问题,是提醒大家注意回想今天张晔老师在整个课堂空间里的位置和姿态——张老师的活动范围很大,覆盖面很广,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能力;张老师今天和学生的位置关系非常亲密,我以为这对学生的接受(悦纳)是起了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的。
我用手机抓拍了一些张老师和学生的位置关系及姿态图,不太清楚。
综实老师“怎样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是个问题。
此其五。
最后,想聊聊关于两节课的问题,归纳一个重点的话,我今天想表达的关键词就一个——细节。
汪中求先生当年刚推出《细节决定成败》的时候,在各行各业一度掀起了重视“细节”的热潮。不过好像这么多年过去,细节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却有重视不够之嫌了。
我不懂“教学”,也非“教研”行家。所以,看课看热闹的时候多,所引发的思考经常不大靠谱。今天两节课,我注意到的就是一些细节处理问题。
细节一:
张晔老师《观察的学问》课上,初始阶段,设计了布袋里藏两个核桃,让学生说出“你想用什么方法知道布袋里是什么”。有一个男生想用“闻”的方法,旁边另一位男生附议,而且,两人先后都“闻”出了“花生味”。在之后的环节里,答案揭晓之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了各种方法,但对“闻”出花生味道的两位男生,则没有再采取任何回应。
换我的话,我以为至少要回过头去,分析一下为什么——或许,这可能更容易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
细节二:
一位男生,发言超棒,张老师表扬了他,热情地问他“姓什么”,“姓邢”,张老师反应极快,“怪不得呢!你真行(邢)!”这种教学中的机智,不会有人教,也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学了然后拿来用,只有在教学以及听课过程中多留意,积累多了,慢慢才会沉淀为自己的智慧。
这样的细节当然不“大”,但绝非“无益”。
细节三:
两女生“研究”花生,说“闻到了泥土的味道”,张老师给孩子们解释,这些提供给大家观察用的花生,是国庆期间自己回老家时刚刨出的,洗过后放在冰箱里专门留作今天的“教材”。
我以为,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研究,才可能是真实的研究。这也是我心目中带有生活气息来到学生面前的真实的综实教师的形象。再加上,张老师在之后的环节里,设计了自己做模特供学生学习观察的情境——
这样的一些设计,充分体现的就是“有人”的教育——首先得有“活”的教师自己——这可能是我们综实老师与其它学科教师最大的不同——他们可以是“知识化身”,但我们不行,我们必须“活着”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细节四:
王老师的课上,学生汇报研究成果,用快板书的形式介绍长清美食,教师提出的欣赏要求:请仔细听,看你能记住几样……
如果这里的任务要求再细一些,“仔细听,看你能记住几样。之后发言交流,要求不得重复前面发言同学提到的美食。”
接下来会怎样?学生所注意倾听的,就不只是快板书的内容,还有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是多不容易的培养倾听意识与能力的契机?坚决不该放过。
附言:
本次活动中,在最后的交流阶段,出现了两件很让人树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信的事情:
①张晔老师今天的授课对象,三年级四班班主任李老师刚才说,接学生回教室的路上,有同学相互间议论:“我还想上这样的课!”
“我们还想上这样的课!”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②杜建青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对大家说,“这门课太不好上了!但这门课太有意义了!”
“这门课太有意义了!”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以此和大家共勉,愿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