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瓦尔登湖》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慢慢徜徉在舒缓而纯净的字里行间,仿佛一股清凉的泉水在心中流过,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
《瓦尔登湖》共有十八章,其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大自然动植物的观察记录。书中对动物、植物、湖水、声音等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传神的描述,用大量优美的散文笔调描绘了湖边林中幽静迷人的自然景色,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几只蚂蚁的战争,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作者细腻、曼妙的文笔之下。澄澈透明的湖水,茂密翠绿的山林更是跃然纸上,令人心醉。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一个春天里,心傲孤远、风华正茂的美国人亨利﹒戴维﹒梭罗,拿了一柄斧头,单身只影来到老家康科德镇的“距离任何邻居都有至少一英里之遥”的瓦尔登湖畔,花了28美元,用自己的双手“盖成了一间铺上木瓦、涂上灰泥的屋子”。
他在那里生活、阅读、观察、倾听,种豆、除草、生火、做饭,几乎不借助任何现代文明的帮助,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自耕自食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时间。后来,他把这段经历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记录下来,整理成篇,并有了《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轻柔而细腻、缓慢而简单。梭罗在书里巨细靡遗地描述了两年多的湖畔独居生活,通过对自然的描摹和引申以及亲力亲为的实验,鼓励人们简化生活,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迷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提倡简朴的生活,不是让人们粗茶淡饭,而是从生活到心灵的保持简单与纯净。
让心灵回归自然,绝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宁静致远,聚集力量。尽管我们不能像梭罗一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不能那样的“缓慢与啰嗦”,但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一种自然和返璞归真的思考方式。所以,“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而不要因落在铁轨上的坚果壳和蚊子翅膀而出了轨。让我们早早起身,轻轻地、平心静气地,吃不吃早餐都行;任凭人群来往,任凭钟声响起,小孩啼哭,决心好好过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