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是书法爱好者,也是文学研究者,这篇涉及到书法、神话、甲骨文考证、诸子百家中的墨子、老子和孔子,还有他最喜欢的屈原、司马迁,更有对曹家三父子的论述,将脉络梳理出来看,似乎可以当做基础文学史来看了。
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书法篇东晋王家这个书法家族以及颜真卿《祭侄稿》对先生的触动;有黄帝与炎帝之间战争的另一种解读;有神话中《精卫填海》所蕴藏的意志原则;有甲骨文考证中涌现的一个个学者;有孔子社会责任与精神固守的矛盾自检;有墨家思想中大爱与平等的阐释;有屈原聚焦内心的坦然自沉,更有司马迁绝境中撰写以人为本的历史巨作,还有曹家三父子在文学上的熠熠生辉。
先生从迥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文化现象、文学大家,让我开始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历史、现在和未来。任何想要取得生命的光照,精神的火种的人,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矛盾无处不在,孔子、曹植也是如此。曹植后期文风的突变,诗境的突破,与他的心态直接相关。它撕扯着你的思想,铸就你的灵魂,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所传达的人生哲学是一样的,生命的厚重,来自于强大的张力,在正反、明暗的矛盾中去构建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处于低谷,生活遍是矛盾与无奈,请不要着急,静下来思考矛盾的根源,调整心态,矛盾中突破自我,去迎接人生的高峰。因为,人生从来不是直线,是条抛物线。
ps:还没做完,还有一次笔记。
摘录:
1.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2.就像地球上大量文化遗址一样,符号只是符号,没有找到文明的洞口,终于在黑暗中消亡。由此可知,文字,因刻刻画画而刻画出了一个民族永久的生命线。
3.中国书法史的前几页,以铜铸为笔,以炉火为墨,保持着洪荒之雄、太初之质。
4.隶书,尽管风格各异,但从总体看,几项基本技巧还是比较单纯、固定,因此,学起来既易又难。易在得形,难在得气。
5.大丈夫做什么都有可能,唯独不会做小文人。曹操写字,立马可待。
6.人类,总是在庄严和轻松之间交相更替,经典和方便之间来回互补。
7.任何一部艺术史都分两个层次。浅层是一条小街,招牌繁多,摊贩密集,摩肩接踵;深层是一些大门,平时关着,只有问很久,等很久,才会打开一条门缝。跨步进去,才发现林苑茂密,屋宇轩朗。
8.唐代懂得崇拜,懂得从盛世反过来崇拜乱世,懂得文化极品不管出于何世都只能是唯一。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
9.北魏王朝无论是定都平城,还是迁都洛阳,都推进汉化,崇尚佛教,糅合胡风,凿窟建庙。于是,碑刻也随之兴盛。
10.在人世间做任何事,往往因刚劲而失度,因温敛而失品,欧阳询的楷书奇迹般地做到了两全其美。
11.整部中国文化史,在人格上对我产生全面震撼的是两个人,一是司马迁,二是颜真卿。
12.但是,人生也会遇到极端险峻、极端危难的时刻,根本容不下王羲之。那当口,泪已吞,声已噤,恨不得拼死一搏,玉石俱焚。而且,打量四周,也无法求助于真相、公义、舆论、法庭、友人。最后企盼的,只是一种美学支撑。就像冰海沉船彻底无救,抬头看一眼乌云奔卷的图景;就像乱刀之下断无生路,低头看一眼鲜血喷洒的印纹。(注:指颜真卿的《祭侄稿》对先生的意义)
13.伟大的唐代,首先需要的是法度。因此,楷书必然是唐代的第一书体。
14.文化之衰,首先表现为巨匠寥落,因此也就失去了重心、
15.但是,文化大河需要的,是流动,是波浪,是潮声,是曲折,是晨曦晚霞中的飞雁和归舟,是风雨交加时的呐喊和搏斗,而不是仅仅在何处有一个河床最深的静潭。
16.赵孟頫的问题,是日子过得太好了,缺少生命的力度。或者说,因社会地位而剥夺了生命力度。
17.王铎的笔墨让我重温阔别已久的男子汉精神,即用一种铁铸漆浇的笔画,来宣示人格未溃、浩气犹存。
18.历史已入黄昏,文脉已在打盹,笔墨焉能重振?只能这样了。
——《笔墨历史》
附:此篇脉络梳理
一、书法的发展:
(1)篆书:汉以前(李斯为统一文字而简化)。秦末,篆书转向隶书(急迫的军事、政治需要),而且又转向书写急速的隶书,那就是章草的雏形。
(2)隶书:汉代(楷出汉隶)。
(3)章草:隶书的直接衍伸。首席大家为汉代张芝。
(4)楷书(真书、正书):汉末魏初,标杆人物是钟繇(另一说法是王次仲)。
(5)今草(小草):楷书转化而来。
(6)行书:草书和楷书相依相融的结果,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
(7)狂草:唐代,代表人物张旭、怀素。
(8)狂草与今草的外在区别:在于字与字之间连不连。
二、书法人物集锦:
(1)东晋王家:
王羲之:坦腹青年,东床快婿的主人公。其中儿子王献之名垂千古,其他的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涣之也都是书法大才。《东观余论》评:“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郗璿:王羲之的妻子,被赞称“女中仙笔”。
谢道韫:王凝之的妻子,被评为“雍容和雅,芳馥可玩”。
(2)北魏:魏碑多为楷书,深得北方之气,兼呈山石之力。总体审美风格为雄峻伟茂、高浑简穆。
(3)唐代:
唐初:受唐太宗影响,主要是追摹王羲之。临摹得最好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全以楷书自立。
欧阳询:宋代朱长文评“纤秾得体,刚劲不挠”。余秋雨先生认为位列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
虞世南:代表作小楷《破邪论序》和大楷《孔子庙堂碑》。
褚遂良:代表作《雁塔圣教序》《阴符经》《孟法师碑》,可作为书法学者的奠基范本。
中国历代帝王书法前三: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创造了瘦金体)、武则天。
颜真卿:代表作楷书《祭侄稿》。
草书大家:排名第一是张旭(年龄第二),第二是怀素(年龄最小),第三是孙过庭(年龄最大)。
孙过庭:代表作《书谱》,恭敬地承袭了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规范。
张旭:代表作《古诗四帖》《肚痛贴》《十七帖》《鸭头丸帖》。(注:张旭教过颜真卿,颜真卿教过怀素)
怀素:长沙僧人,玄奘大师的门生。代表作《圣母帖》《自叙帖》《苦笋贴》《食鱼帖》。(注:酒量比张旭大。)
(4)宋代: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轼:代表作行书《寒食帖》,苏字离气不立。
黄庭坚:具有“宽绰”的特点,代表作行书《松风阁诗卷》,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
米芾(米颠、米痴):宋代书法首席,全能而又峭拔,更多展现书法之“术”,多为行草。代表作行草《蜀素帖》《苕溪诗卷》《多景楼帖》《研山铭》。
蔡襄:具有深厚的特点,晋唐皆通,行草并善,代表作《山居帖》《离都帖》《别已经年贴》。
(5)元明清:
赵孟頫:元代人,文化界领袖,书法平静和顺,温润娴雅,适合做习字范本。代表作行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纨扇赋》《赤壁赋》《玄都坛歌》;行楷《胆巴碑》《福神观记》《妙严寺记》《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楷书《汲黯传》《千字文》。
明代吴中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文征明与其他几位一样,书法虽娴熟而缺少气格,祝允明书法最好,代表作《前后赤壁赋》、《滕王阁序并诗卷》。
董其昌:明朝上海人,他的字,萧散古淡、空灵秀美,等级不低,只是有时写得过于随意失了水准。代表作《尺牍》《李白月下独酌诗卷》。
王铎:明朝河南人,活到了清代,创造了一种虎奔熊跃的奇崛风格。代表作《忆游中条语轴》《杜甫诗卷》。
1.一个人面对一种宏大的文化,就像一个小孩面对一座大山。尽管住在山脚下,天天看见它,但要真正了解它,几乎不可能,这是因为,它的悠久历史,与小孩的年岁构不成平等的对话;它的惊人体量,与小孩的躯体形不成合理的互视。
2.蔓延无际的林木这时候全都变成了黑海怒涛,它们不再是自己,而是天地间所有暴力的体现者和响应者,都尽着性子奔涌咆哮、翻卷肆虐。
3.但我的心态变了,好像层层叠叠的山坡、山树、山岚一齐拽着我蹬开了山下的浑浊喧嚣,使我飘然升腾。
4.大家先是为了需要而猜测,很快把猜测当做了传说,渐渐又把传说当做了史实,越积越多。
5.大量低层次的互耗,严重威胁着当时还极为脆弱的文明底线,因此急于需要有一种力量来结束这种互耗,使文明得以保存和延续。
6.黑格尔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7.它告诉后代,用忠奸、是非、善恶来概括世上一切争斗,实在是一种太狭隘的观念。很多最大的争斗往往发生在文明共创者之间。(注:指黄帝与炎帝阪泉之野的战斗)
8.他对于死亡了的炎帝动用了一个可重可轻的概念:无道。至少在当时大家都明白,这不是说炎帝没有道德,而是说炎帝没有接受黄帝勇任王者的大道。
9.由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利益争逐的加剧,权力性质发生了变化。英雄主义的无私首领,不能不演变为巨大利益的执掌者。终于,大禹的儿子建立了第一个君主世袭的王朝——夏。
10.一种重大政治制度的长久建立,大多是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和各种社会需要的综合成果,而不会仅仅出于个人私欲。
——《猜测黄帝》
附:此篇脉络梳理
(1)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实证材料,却又好做断语。(注:针对“华夏文明外来说”而说的)
(2)学术路线:找到一个有意义的大疑问,看古往今来的相关争论,然后加入自己的判断和猜测。
(3)黄帝:华夏民族实现第一次文明腾跃的首领,决定华夏文明之成为华夏文明的那个关键历史阶段,他是代表。主要业绩为农业、发明文字和历法,制作舟车、养蚕抽丝、制玉、做兵器,开始采铜。他气吞山河,怀抱千里。部落里男性力量大为张扬,温柔平静被打破,试图追求一种更宏大的平衡。
黄帝相继战胜炎帝和蚩尤后,威震中原,各方势力“咸尊轩辕为天子”,组成炎黄之族。
(4)炎帝:主要业绩为农业,如纺织、制陶,发明火耕,尝百草等,为这片土地的农耕文明打下了最初的基础。他平和务实,厚德载物。
(5)华夏:一种说法指从华阳出发的中原大族,华既华阳;一种说法指指繁荣的中原大族,“华”在《说文解字》里的形容意义:华,荣也;夏的本义是中原大族。
1.人世间的小灾难天天都有,而大灾难却不可等闲视之,一定包含着某种大警告、大终结,或者大开端。
2.天地自有天地的宏大手笔,一撇一捺都让万方战栗。
3.一个民族最早的传统和神话,永远是这个民族生死关头的最后缆索。
4.按照文化人类学的眼光,传说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真实。集体心理不仅也是一种真实,而且往往比历史真实更重要。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真实,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
5.文明的规则,并不是一旦创建就会永享太平,也不是一旦破裂就会全盘散架。天下是补出来的,世道也是补出来的。最好的救世者也就是最好的修补匠。(注:《女娲补天》)
6.大量事实证明,华夏文明更重视那种非科学、非实用的道义原则和意志原则。精卫填海的神话就是一个雄辩的例证。这几乎成了中国民间的信仰:集合细小,集合时间,不计功利,终能成事。(注:《精卫填海》)
7.在“天人合一”的华夏文明中,太阳和男子是平等的,因此在男子心中不存在强烈的敬畏。在流传下来的早期民谣中,我们不难发现与自然物对话、对峙、对抗的声音。这便是中国式的“人本精神”。(注:《夸父追日》)
8.这个过程证明,“天人合一”未必是真正的合一,更多的是互相呼应,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也不能直接交集。以此类推,世间很多被视为“合一”的两方,其实都是一种永久的追逐。(注:《夸父追日》)
——《感悟神话》
附:此篇脉络梳理
神话:
一是宏伟创世型: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羿射九日。
二是悲壮牺牲型: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其中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嫦娥奔月:孤凄的美学范式。
1.夏、商、周是中华文化跨入成熟门槛之后的起步期,蕴藏着决定民族生死祸福的一系列大问题。
2.文化像水,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还盛得住?
3.甲骨文和殷墟告诉人们,华夏先祖是通过一次次问卜来问鼎辉煌的。因此,辉煌原是天意,然后才是人力。
4.他对甲骨文研究的介入,标志着中国最高文化良知的郑重选择。(注:指王国维)
——《发现殷墟》
附:此篇脉络梳理
王懿荣:古文字学者、金石学家。十九世纪末,发现甲骨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后自杀殉国。
刘鹗:著有《老残游记》,王懿荣好友,也是金石学家,1903年出版《铁云藏龟》,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的人,后流放新疆。
罗振玉:现场勘察,发现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处,洹河边的一个村落小屯,就是遗址殷墟所在。他对甲骨文的研究偏重于文字释读。
王国维:以甲骨文为工具研究殷代历史,是甲骨文研究的高峰,1917年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证实了《史记·殷本纪》所记的殷代世系。
1.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
2.在他看来,人就像水,柔柔地、悄悄地向卑下之处流淌,也许滋润了什么、灌溉了什么,却无迹可寻。终于渗漏了、蒸发了、汽化了,变成了云阴,或者连云阴也没有,这便是自然之道。(注:指老子的道)
3.老子的“道”,止于流沙黄尘;孔子的“道”,止于宫邑红尘。
4.单向的动机和结果,直线的行动和回报,虽然也能做成一些事,却永远形不成云谲波诡的大气象。垂范百世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张力结构,而任何张力结构都必须有相反方向的撑持和制衡。(注:指孔子精神上的矛盾)
——《老子和孔子》
附:此篇脉络梳理
孔子:
(1)微子:商王室成员,与盘庚一起迁殷,没有与商王朝一起灭亡,他便是孔子的远祖。
(2)孔子极有可能向老子问过礼。
说法一:孔子问老子周礼,老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
说法二:老子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孔子,君子要深藏不漏,避免骄傲和贪欲。
(3)要对世间苍生负责,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
(4)游学路上的矛盾:一方面,觉得凡是君子都应该让世间充分接受自己;一方面,又觉得凡是君子不可能被世间充分接受。即一头是广泛的社会责任,一头是自我的精神固守。
老子:
(1)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救。一切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
(2)最伟大的学说就是自然。
(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大,就是道。
1.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墨子要的是浓烈,是黑色黏土般的成团成块。
2.司马迁所说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的“任侠”精神,就是从墨家渗透到中国民间。
3.在墨家看来,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平的,只有公平才有所有人的尊严。
4.因为有等级的爱最终着眼于等级而不是爱,一旦发生冲突,放弃爱是容易的,而爱的放弃又必然导致仇。
5.墨家。虽然难于实行,却为天下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像天际的光照,虽触不可及,却让人明亮。儒家的仁爱,由于太讲究内外亲疏的差别,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迷宫,直到今天仍难于走出。
——《黑色光亮》
附:此篇脉络梳理
墨家:
(1)非攻:阻止战争,捍卫和平。
(2)团体三分工(最核心的有一百八十人):
一是从事:从事技艺劳作,或守城卫护;
二是说书:听课、读书、讨论;
三是谈辩:游说诸侯或从官从政。
(3)兼爱: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以无差别的“兼爱”否定了儒家有等级的“仁爱”。
(4)尚贤、尚同:崇尚贤者,一同天下。所谓一同天下,也就是以真正的公平来构筑一个不讲等级的和谐世界。
1.如百溪入湖,孔子式的“流亡大学”在这里汇集了,流亡是社会考察,汇集是学术互视,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都非常重要。
2.中国的整体文化结构是儒道互补,而且还加进来一个佛家;中国的整体政治结构是表儒里法,而且还离不开一个兵家。
3.历史的自然通道本应该如万古长夜。从黑暗的起点,经由丛林竞争、血腥互残,通向黑暗的终点。
——《稷下学宫》
附:此篇脉络梳理
稷下学宫:
(1)创办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在齐国都城临淄。
(2)以极高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其自由发展学派,平等的参与争鸣,造成学术思想繁荣。从此中华文化成为一种“和而不同”的合力。
(3)诸子百家几乎所有当时的代表人物都来过,是当时最高的学府。
(4)学宫诸子不任官职,不必对自己的言论负行政责任,保持着思维对于官场的独立性。不参政,却问政,学宫中的自由思维常成为向朝廷进谏或被朝廷征询的内容。
(5)同一时间,西方创建了雅典学园,即雅典学派。
1.中国文脉的奠基,分“天、地”二仪,天上的奠基,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些神话;地上的奠基,就是《诗经》。
2.自古沉浸在神秘奇谲的漫漫巫风中,长江文明不习惯过于明晰的政论和哲思。
3.如果说,《诗经》曾经把温煦的民间礼仪化作数百年和声,慰藉了黄河流域的人伦离乱和世情失落,那么,屈原的使命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是个人,没有和声。他一意孤行,拒绝慰藉。他心在九天,不在世情······
4.《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
5.我认为,他做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昄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注:指屈原)
6.自屈原开始,中国文人的内心基调改变了,有了更多的个人话语。虽然其中也关及朝廷和君主,但全部话语的起点和结局都是自己。凭自己的心,说自己的话,说给自己听。
7.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声音似乎无力改易国计民生,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注:指屈原)
——《第一诗人》
附:此篇脉络梳理
《诗经》:
(1)标志的是一个缺少个体诗人的诗歌时代。
(2)黄河流域文明:以黄帝、炎帝为主角并衍生夏、商、周人始祖的华夏集团,以太皞、少皞、蚩尤、后羿、伯益、皋陶等人为主角的东夷集团,《诗经》亦是。
屈原:
(1)长江流域文明: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苗蛮集团,屈原亦是。
(2)被称为“爱国诗人”的原因(注:先生认为把屈原简单定位为爱国诗人是错误的):
中国文化人总喜欢以政治来框范文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
把政治概念放在文学定位前面。
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爱国”。当时楚国反对秦国,而秦国更接近后世的“国家概念”,屈原只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
(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分析:屈原美好的政治主张,曾受到楚怀王高度信任,但由于贵族出身又少年得志,参政时表现出理性化、情感化和自信的特点,缺少周旋能力,难以和环境协调。这一切造成了人生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优秀文学。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4)自沉:自沉于楚国首都郢都被破之前好几年,因此并不是“殉国难”。
(5)海德格尔对这种自沉现象的解释: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生命。
(6)形成一个中国文人受嫉被污的主题。
(7)《天问》:他是一个询问者,不是解答者,这是与诸子百家的一个重大区别。
(8)流浪:与诸子百家主动流浪不同,他开启了一种大文化人的被迫流浪,被迫中又不失有限的自由和无限的文采,于是也就掀开了中国的贬官文化史。
1.真正深刻的历史,不是异代师生对已往事件的死记硬背,而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受、选择、传扬。
2.这是汉武帝的时代,剽悍强壮是整个民族的时尚。
3.死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在那个弥漫着开疆拓土之势、征战杀伐之气的时代,人们对死亡看得比较随便。
4.好像是要呼应汉武帝所开创的大国风范和富裕局面,连散文也都竞相追求工丽、整齐、空洞、恣肆,甚至还要引经据典、磨砺音节。虽然确也不乏文采,却总是华而不实、装腔作态。(注:指此时弥漫文坛的辞赋之风)
——《历史母本》
附:此篇脉络梳理
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最艰深感人之处:
(1)让所有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使中华民族形成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使命和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给纷乱历史一束稳定有关正义的目光,使历史没有中断。
(2)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3)在为中国文化创建“以史立身”、“以人为本”传统的时候,自己正承受着奇耻大辱。
2.李陵事件:
(1)李陵:历史名将李广之孙,在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征讨匈奴时,自请出战匈奴。后一次次以少胜多,但最后遇到包围寡不敌众,无奈投降。
(2)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汉武帝召集官员讨论此事时,众人纷纷落井下石,斥责李陵,司马迁则认为其战功远超自己兵力所能,深陷绝境才出此下策。汉武帝愤怒的认为他不仅为叛将辩护,还影射李广利(李夫人的哥哥,汉武帝出于)部队的无能,下令处死。
(3)腐刑之辱:减免死刑有两种方法,一是五十万钱赎身,二是以腐刑代替死刑。司马迁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第二年汉武帝有心思将李陵从匈奴那里接回来,结果从一个俘虏口中听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一气之下杀了李陵全家并对司马迁实施腐刑。而做完此事又发现给匈奴练兵的并不是李陵,而司马迁关了三年多才出狱。
3.史记:
(1)司马迁大概四十六岁那年完成《史记》写作,然后消失了。据王国维考证,最后一篇《匈奴列传》为公元九十年前写成。讽刺的是,就在写成那一年,李广利自己也向匈奴投降了,司马迁很平静的将此事写入了《匈奴列传》。
(2)以第三人称为叙述主体来述说。
(3)他的文笔是对周围流行文字的艰苦挣脱,干净、朴实、灵动。
(4)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母本,也是中国文学的母本。
1.文化在乱世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它不再纯净,而总是以黑暗为背景,以邪恶为邻居,以不安为表情。
2.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三国对垒,曹操张罗的是一种权术组合,刘备张罗的是一种性情组合,孙权张罗的是一种意气组合。
3.这种把宏大话语和个性特色合为一体而酿造浓厚气氛的本事,就来自于文学自觉。(注:指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4.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5.如果传说带有戏剧性和刺激性,那就更会变成一种千古爱憎。但是,越是带有戏剧性和刺激性,大多离真实性也就越远,因此很多千古爱憎总是疑点重重,想起来真让人害怕。(注:针对曹植作《七步诗》的真伪而言)
6.曹植固然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而曹操的诗,则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
7.把人生看做“朝露”的曹操,可以把有限的一生闹得轰轰烈烈,却不会把金银财宝堆在死后的墓葬里享受虚妄的永恒。作为一个生命的强者,他拒绝在生命结束之后的无聊奢侈。(注:主张死后薄葬,后有“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
——《那一家》
附:此篇脉络梳理
曹氏三父子:人世险峻、人生无常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文学成就曹操第一(大多数文学家以曹植为首),曹植第二,曹丕第三(历代皇帝中第二,第一是南唐后主李煜)。
曹操: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传说中违背朝廷伦理。
(1)诗:干净朴实,简约精悍。
曹植:官场的失意造就了他凄凄凉凉的诗人气质。
(1)诗:前期透露出贵公子的豪迈,高雅和空泛,后期在曹丕父子的监视下,笔下也就出现了对纯美的幻觉和对人生的绝望,诗境大有推进。
(2)代表作《洛神赋》《赠白马王彪》。
(3)一种无权位的悲凉贯穿了他的后半生,几乎对人生本体提出了怀疑。
曹丕:传说中违背家庭伦理。
(1)诗:诗歌具有民间色彩,有一半是乐府歌辞,并首创了形式完整的七言诗。
(2)文学理论:写就文学理论《典论·论文》,第一次宏观论述了文学的意义、体裁、风格和气质。
(3)是一个热心的文坛领袖,形成了文学集团。
(4)《与吴质书》中体现了内心的清醒悲凉。
诸葛亮: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
(1)《隆中对》: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其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
(2)《出师表》: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文学价值较高,首先是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一旦有了文学印记,即便行动失败,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