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到侄女短信:应该是挺害怕的,忍不住哭了。我问:爸爸妈妈回去了?一个人在学校?她说:对!
侄女从小都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爸爸妈妈的宝贝女儿,百般呵护中长大,如今上大学要离开亲人单独生活,可以想象对她来说是多大的挑战,弟弟弟媳也是一万个不舍和担心,内敛的弟媳竟然流泪哭了,可见是心痛坏了,我听了也心痛泪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这个姑姑也不例外,扯心挠肝地牵挂,估摸着第一个晚上大家都难熬。
哪晓得一早,赶飞机回广东的弟弟告诉我:侄女摔跤了,打电话给爸爸哭。这真的是焦心,我赶紧联系侄女,说是下雨滑,仰头摔在台阶上了,我吓脱了魂,最担心的是头有没有磕到台阶,她说没有,伤到的是腰和背部,已经起来了,自己从台阶走下来,坐在一个椅子上。既然能自己走应该问题不严重,我心落了一些,但摔到的是脊柱,慎重起见,建议她去校医院检查一下,拍个片,这样放心一点。再说也许有皮下损伤,而且天气热,容易发炎,外伤也不知怎么样,到医院看了,该用药的要用药。孩子还没从摔跤的惊吓中缓过来,说不想动。之后,说不知道医院在哪里。确实,从小父母爷爷奶奶呵护着,从来都没有自己一个人去过医院,她肯定是很害怕的,连挂号估计都不知道。后来她用地图找到了,自己走了到了校医院,我叫她挂“外科”,后面她自己全部搞定,拍了片没事,校医院给她的外伤敷了药,开了一些外敷药。她自己后面回去买午饭,回宿舍,心心念念她爸爸妈妈还有半个小时飞机落地。
过程中,我还安慰侄女说:我的天,我感觉这一跤摔得是要把旧模式摔掉,新模式痛苦启动的节奏。这种方式也太猛了点吧,感觉你柔和的外表下面,有一颗火山一样的心和潜意识,这种惊吓痛苦都过来了之后,估计后面什么也不怕了。很棒哦!一个人搞定了所有事情。独立生活额外测试通过!下次可以照顾帮助同学上医院了。哎……,感觉自己这些话也挺苍白的。
侄女回到宿舍后说:我又想回家了。我只能硬着心肠说:回不了,别幻想了,面对现实吧,不然越逃避现实越痛苦。刚强起来哦。结果她给我回了一个这样的表情:
然后说:虽然很励志,但是进校之后一直不想用。我回复说:你现在处在一个娇弱孩子的状态,因为分离的痛苦,那个17岁成熟女孩退行到了孩子的状态。这是心理学角度的解释哈。
侄女回复说:嗯嗯,放假放惯了,高三的时候好像不这样,也说明我的人性恢复很成功,对父母有依赖的小孩回来了。她长大了就真的成熟了。然后一个这样的表情:
我说:优秀!你其实什么都懂!她说:我其实很聪明的!我说:姑父也是这么说的。“说我?”她似乎有点意外。我说:对呀!姑父超级喜欢你!她说:我去问问他小苏打怎么用。(奶奶跟她说用小苏打洗碗比用洗洁精更健康)。我笑了。
上大学对侄女来说是心理意义上的出生,这种痛苦不亚于孩子出生时的痛苦,婴儿出生后,会大哭,侄女上大学与亲人分离,害怕,哭,再正常不过了。同时,孩子们其实是很聪明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就是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状态需要一点时间,慢慢来。大学开学季,对很多孩子来说,是痛苦的新生,愿新鲜大学生们早日习惯校园生活,单飞快乐成长!
PS:若干年后,这一段过往也许会被淡忘,或者被岁月冲刷得记忆不清,但是有了这一段文字和微信聊天记录,这一生活片段就保留下来了,这一段生活也就永生了,我想这就是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