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几乎让全球所有行业都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让许多行业面临倒闭甚至消失。如何让企业持续生存和增长,一度让不少创业者陷入迷惘与焦虑,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客户量,我们不断的逼迫自己去思考和尝试新的增长模式。通常一开始也许会带来惊喜,但是慢慢发现会进入一个怪圈——越是追求更多的增长,并且逼迫自己去做更多的尝试,越是发现慢慢的进入一个增长的瓶颈,甚至快速的下滑。这一点局面又倒逼自己去思考更多追求增长的手段或者模式,甚至做了许多远离用户价值的事情,越是渴望增长,却距离自己想要的增长目标越远,逐渐陷入一个无法破解的恶性循环。继而陷入更加迷惘和焦虑当中,如果再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就是觉得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拼搏,所以不断压榨倒逼自己,让自己活在一个焦虑紧张和对失去的害怕当中。冷静下来之后,我们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被某些东西给绑架了。
记得某位智者曾经说过,人之所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说白了就是没有安全感。而破除增长焦虑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怎么从追求增长的视角,切换成价值创造的视角。也就是从追求增长的视角转换成创造价值的视角,从索取的视角转换成贡献的视角。当我们拥有这样的一个视角切换之后,也许我们瞬间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从而摆脱莫名的焦虑。
不增之增,同时也是不争之争。好比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中,太子和八爷深陷这个怪圈,他们特别想争取到皇位,并为此拼尽全力。为了争取皇位,他们伙同越来越多的大臣、不断攻击其他竞争的皇子、为了避免失败不敢去接受困难的任务(比如追缴国库欠款这种吃力不讨好、有巨大政治风险的事情一概不做)。但到头来,这种争取皇位的行为,反而让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资产——皇帝的信任,从而让他们距离皇位越来越远。
相反,四爷的战略顾问邬思道提出了真正行之有效的关键战略,只有八个字“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就是当你想去争权夺力,反而距离皇位会变远,当你不去争,去想着怎么给大清国创造价值,才能赢得皇帝的信任,这才是最大的争,成为最后的赢家。当四爷用这个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夺嫡的竞争时,自然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行为(比如主动接下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比如在关键时候不对二阿哥落井下石),并且最终帮助他最终赢得了皇位。
当然,以上的故事成份居多,这跟史实有一定出入,但却给了我很大启发,有时候视角的调整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四爷最与众不同的策略在于——从一个争抢的视角,变成一个贡献的视角。
回归自己的行业,尽管我们最近所做的尝试不一定马上立竿见影,但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行业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的立场和视觉,这样的初衷和发心,将会萌生更多的力量支持自己前行。
当我们拥有面向未来而非面向过去的勇气,面向用户而非计算利弊的勇气,积累价值而非抓取资源的勇气,愿意贡献而非索取的勇气。增长也许才会水到渠成,潜移默化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居危思变,让我们学会切换视角,让正确的心态摆脱焦虑,找重拾前行的勇气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