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文阅读中古诗教学的反思

              2018年11月23日      黄转华

        23日早上,我聆听了陈明华老师的一节古诗群文阅读课。感到非常惊艳,原来年代久远的古诗能够通过群文的方式,逐渐把情感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一、语文教学的实际困惑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最头疼教作文和古诗。古诗因为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老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悟诗境上有困难。常常是学生把古诗字音读准,掌握诗词大意,背诵默写后,就算是学完了古诗词。而且囿于考试的压力,老师经常会翻来覆去让学生抄抄默默。久而久之,古诗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变成了“考试必考内容”。而对于古诗里蕴含的文化历史、音律韵节毫无兴趣,也一无所获,无法感受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美感。

        二、将群文理念运用到古诗教学中的实践反思

      曾经执教过《古诗两首》,尝试运用“群文理念+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先通过微课帮助学生扫清诗意理解的障碍,接着在课堂上通过对比归纳送别诗的特点,让学生感悟送别之情,然后通过分享朗读课外搜集的古诗来进行群文拓展。

        整节课上完,内容很多,有情境创设读古诗,有想象对话,有些话训练,有群文拓展,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点不聚焦。学生一节课学完两首古诗仍然没办法入情入境朗读出彩。

          三、陈明华《古诗中的“酒”》课例观摩收获

        首先,我很认同古诗教学进行群文阅读。原因有二,一是古诗体裁短小,搜集容易。二是小学阶段学古诗不要求深入解读诗意和情感,只需要进行情感、文化熏陶,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即可。

        其次,陈老师的切入点很新颖,聚焦清晰,目标明确。聚焦古诗中的“酒”文化,主题是“不同的情感喝出不同的酒味”。先是用《送元二使安西》讲解学习方法,接着引用情感平行类的选诗《月下独酌》《过故人庄》来经行学法巩固,群文理解。最后,陈老师引入《凉州词》作为对比阅读,让学生对比出两部分的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前三首是抒发个人情怀,小家之情。最后一首是抒发卫国大志,是大国之爱。这样的对比将整个课堂的思维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给我的启示是,以后在古诗教学上,我们可以聚焦一个关键词语,对其进行信息整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灌输传统文化的知识,陶冶性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商女不再秦淮景, 牧之重回当心惊。 昨日清静乌衣巷, 今时游人环门庭。
    孤独的北风阅读 171评论 0 1
  • 今天是第一天开始正式记日记了,以前虽然也想过,但是毕竟最终没有实现,这次在跑步后的走路期间记的日记,算是一时二用吧...
    洛织阅读 1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