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复一年,时光飞逝,我们的成长年轮在经年往复的岁月里,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新年伸展着。
过年,不管你是满心欢喜的期盼,还是被动无奈的参与,这个全世界最多人参与的节日都不会停下它流转的脚步,在冬去春来的岁月轮回里牵绊着你的情绪,左右着你的行程,寄托着你的夙愿,蚀刻着你的生命!
过年之于我们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演化而有了丰富的层次。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年”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年又有了新的定义。 “年",甲骨文、金文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年"字的象形字,以一个背负成熟谷穗为主要表意。这是文字发生学给汉字"年"所下的准确定义。现代汉语词汇中,"年成"还保留有"年"的意蕴。彼时的“年”,又可能由于禾谷每年一熟,故以之作计时之用。如此,过年则成为古人庆祝丰收,期盼下一个好年景的精神寄托之意。
文明的演化总是由科技在推动。随着人们对天文现象的理解不断提高,年更是成为记录岁月流转的计时单位,自此,我们的生命被称为“年龄”的符号赋予了可以测量的尺度。过年已经与人们的生命经历息息相关了。
进入近代,把农历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历和阳历两节,所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过年自此有了国家层面法律的认可,作为一个节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
满溢着幸福喜庆和吉祥如意的新年,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图腾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耀眼最特殊的一天,也传承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璀璨愈醇的古老文化。
近代社会,国运多舛,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匮乏,生活艰辛,所以过年无论对富人或是穷人来说都是最隆重的节日了。人们在一年的忙碌过后,抛弃此间经历的烦恼和不快,用最愉悦的心情迎接新年,把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寄托在下一个轮回里。人们用最好的食物犒劳自己,祈求下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用最美的衣服装扮自己,希望好运相伴一生富贵、用家人团聚慰藉心灵,期盼家庭和睦子孙多福!
如今,物质极大丰富,社会高度发达,人口高度流动。过年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却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远行的人们带着满身疲惫,千里万里回家过年,年之于他们就是漫长的回家路、短暂的团圆和离别的苦涩。但也唯有过年,这个具有最大号召力的节日,才能让他们有充分的的理由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不再找借口,不再推脱,义无反顾的回家与亲人团聚!
那些不需要奔波的人们,则忙于拜年走亲戚,或忙着为一波又一波赶来拜年的亲朋准备一桌桌丰盛的饭菜,在你来我往中维系着已然脆弱亲情。而迎来送往中男人们喝得头昏脑涨,肠胃翻江倒海,女人们则忙得身心疲惫,抱怨连连。
对于选择新年旅行的人们来说,过年就是人头攒动的景区和挪不开的脚步、堵在路上的辛苦和漫漫的回家路
......
如今,有人说年味变了,也有人说年味淡了,可不管怎么说年还在......
今天,年过了、节走了,返城的路、回家的脚步又把人们带进生活的节奏里,而下一个新年却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