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拿大也有超前教育,也有择校,学区房。区别仅在于个性发展下的需求多样化。
对于砸锅卖铁都要把孩子送去国外读书的中国家长们而言,能够挤入世界名校,成为社会精英是最终目标,那么一般有几种途径能让孩子们成为精英呢,安妮鲜花帮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途径供我们参考。
第一个途径,挤进公立教育的天才计划,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尖子班。这个计划中,有的侧重于领导力。有的侧重于艺术。有的侧重于科学。在加拿大从小学就开始选拔,其中就要提前两年毕业直接升入温哥华的哥伦比亚大学的项目。
一般天才计划的选拔,华人孩子入选率也非常高。关于选拔的具体标准没有对外的资料和可参考的复习标准。而有一种说法是,它与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关联,主要考察的不是现有知识,而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天才计划中,感觉中国家庭比较看重,但有些北美家庭会拒绝参加。主要原因也许就是大家对精英的理解不同。北美家庭往往更看重个人兴趣,我们认为的名校和高学历对他们中的跟大一部分人来讲并不值得花费特别大的代价去争取。
第二个途径,是有经济基础的家庭的选择——私立学校。一般而言有些家庭会选择小学阶段上公立学校,中学开始,看孩子确有这方面的潜力,再送去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学费实在是太贵了,基本上是一个普通加拿大人一年的工资,还要再有各种才能方面的培训必不可少,每年的这笔花销再加上去,足以让一个工薪阶层的加拿大人放弃私立学校的念头,更何况在加拿大一般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如果全部都上私立学校完全不现实。
第三种途径,也是很多家庭采取的方式——好的公立学校+课外班的形式。在加拿大有很著名的补习学校——公文学校,主要生源就是亚裔孩子。
在安妮鲜花看来,北美精英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分阶层的教育。不同阶层的人要求不同,所以整个社会对精英尤其是对于通过读名校跻身精英行列并没有形成全社会的迫切和焦虑。每个公民都能在自己不同的阶层感受自己不错的生活。
所以近些年美国,加拿大因为移民的大量增加,整个社会教育分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亚裔尤其是中国孩子集中的社区,学校的排名明显上升,写给北美家庭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看了以上总结归纳后,我突然有种感觉,感觉我们去国外读书跻身精英行列,好像在钻人家的优秀教育资源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