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日,完成了几项学习任务
一是早上参加读书会,讲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这一点我感觉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更容易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有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当家长充分了解这些变化的时候,就会对孩子的一些貌似不合理行为给予理解,而不是盲目打压,造成关系紧张。
二是参加一场约练,来访者zqdl老师,因为孩子状况不好,妈妈又向孩子吐槽自己,担心孩子接不住,拉低孩子能量而发起约练,咨询师sy,耐心陪伴,看到来访者的委屈,不容易,学习了温尼科特讲孩子三岁内,要全然照顾,来访者对自己到底怎样对待孩子有了困惑,倾诉得差不多的时候,咨询师恰当地问来访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什么?从而把来访者从那种无力的状态中带出来,去看到她想要的美好场景,最后,跟来访者澄清,对于想要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我作为观察员反馈自己在约练中看到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分别的价值,咨询师很稳,也在努力作为,来访者可以跟孩子进一步澄清,外婆对她讲妈妈的不好,她是什么样的感受?对她的影响是什么?当来访者说到自己能量低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这个才是来访者最大的问题,来访者要照顾妈妈,又要考虑孩子,又是单亲家庭,真的实属不易,当来访者说到孩子让她替她打扫房间的时候,我让她通过李萍故事的视角,看到了什么?增强了来访者对孩子康复的信心!另外,接纳孩子情绪,但是可以真实表达自己,并不冲突。
三是回听了趣练习里大象心理宝艳老师的“症状背后的人格特性”课程,讲了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孩子之所以有这些问题,跟他的遗传,后天养育环境密不可分,尤其是后天养育环境,除了药物,家庭能做的只能是改善环境,改变氛围,接纳孩子。理解,抱持,持续。对于强迫症,中重度首先要用药物干预,对于轻度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干预,运动出汗,森田疗法,正念等,家长一定要有孩子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