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P.E.T中的“如何让孩子说”——积极倾听,今天我们来谈谈“我如何说才能让孩子听进去”。
很多时候,在父母进行积极倾听时,总会有父母失去耐心,而且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学习怎样让孩子听我们说话?这才是我最想要的。”
这无疑是很多家庭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会无理取闹,不可避免的激怒,毫无理由的打扰或挫败他们的父母。他在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过程中,不顾父母的感受,不替别人着想。
虽然我们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养育孩子会带来额外的工作,经常在你赶时间的时候拖后腿,在你快要迟到的时候磨蹭,在你很累的时候拉着你陪他玩游戏……
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矛盾。孩子的需求和我们自己的需求,怎么取舍,怎么平衡?
有很多孩子从小因为父母或祖父母的溺爱,长大后,他们根本无视父母的需求。然后,他们被贴上了“不知道感恩”、“自私自利”的标签。可是,错不应该在孩子呀!
那我们究竟要怎样说,孩子才会听进去呢?
请注意,我们最终目的,不是要孩子听话,不是要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好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懂得尊重、独立思考、热爱生命的人。俗话说,身教大于言传。那首先从我们自己开始。同样,你要让孩子听话,这绝对不能是你的控制欲作祟,而是因为你要教会孩子去尊重你,尊重别人,尊重她以外的任何一个个体。
在P.E.T中把这样第方法命名为“我信息”。
你有没有过这样第经历:调整你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另外一个人的需求。也许“妥协”这个词更加准确一点。然而这时对方突然对你发出指示或劝告,或者建议你做那件你本来就计划做的事?
然而你那一刻的反应是:“我不需要你来告诉我”或者,“如果你再等一分钟,我就会那样做了。”当对方给你送上一个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收到的信息,却都不是文字表面这样的。那些信息,要么命令你执行解决方案,要么对你施加威胁,要么对你提出劝告,要么提出建议。也许你不知道这样说有什么错?但是后果,是对方往往会拒绝按照你说的做。因为他们内心,收到了另外一个信息就是:你没有能力自己来解决。同时他还会认为,你的需求比他的更重要,他必须做你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尊重他,忽视他的需求。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朋友来你家做客,他把脚放在了你新买的椅子上。你肯定不会对他说:“马上把脚从我的椅子上放下来。”或者是:“我建议你以后不要把脚放在我的椅子上。”这样的话,完全没有尊重朋友,更没有保留面子。一个正常的表达应该是会简单地把感受告诉朋友。可能会这样说:“我担心我的椅子会被弄脏了。”或者是:“我有点担心,因为我看见你的脚放在我的新椅子上了。”
这样的沟通没有命令/劝诫/威胁/建议。但是这样说带来的效果,一没有驳朋友的面子,二是他们也会纠正他们的行为。所以昨天文中说的“接受”,其实远远不只是表面上的接受。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建议,也是不接受。接受背后其实更重要的功课是叫尊重。
然而好消息是:PE.T告诉我们,父母不应该受到责备,而是训练。P.E.T教会我们怎么去说——我信息。
我信息的基本结构,第一个部分,是对不可接受行为的一个描述;第二部分是你的感受;第三个部分,是这个行为对你造成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描述这种行为,而不是评价。比如:“你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你要晚回来”这是一个描述。“你不打电话说一声,真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就是一个评价。“我会担心的”这是感受。“这会使我无法安心入睡”这就是一个实质性的影响。
使人做出改变,是需要一个理由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定描述对具体的影响呢,这个影响就是给他改变的理由。
回过头来说一说为什么叫“我信息”,这个“我”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是区别于“你”。有的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总喜欢用你开头。比如“在吃完早饭洗碗这件事上你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孩子会回复:“你也不是每天早上都洗你的碗。”家长会说:“那是不一样的,我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务,我得再跟一群邋遢的孩子屁股后面收拾。”马上就会回复你:“我不邋遢。”家长:“你跟其他孩子一样邋遢。”……
看出来了吗?“你信息”一直是在对抗。它是一种互相指责的对话模式。
要想“我信息”不被“夸赞”那样被孩子视为“操纵”或“控制”,有2个关键点:
①父母的出发点,不能是希望用这个信息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②它是用来表达和传递当时的一种真诚而且真实的情绪。
【关于我】要想了解更多关于游戏化育儿,与P.E.T.育儿理念等信息,请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游戏引导师”
如果您有话想说,那就留言吧,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