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的初衷
在参加训练营伊始,弘丹老师就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为什么要参加写作训练营的文章,那时候,我主要提到三点原因:
1.记录生活:记录生活当中发生的有意思的故事与生活小片段。
2.与自己对话:记录自己的烦恼与忧愁,有些心结在书写发泄情感的过程当中自行解开了,有些问题在与自己的问答中找到了解决方法。
3.回顾整理: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听完一个讲座或者会议,我们常常会有很多的启发和感想。这时候及时地整理自己的想法,并结合相关的素材(书、电影、培训)输出,才不至于让自己的那些想法消散在时间长河中,以至于自己白看白听白想了。一切的学习环节要以输入——整理——输出这三个步骤来进行。
3.作为实现写作梦的积累: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二、评估结果
好:
1.公开发表了13,575个字,难以相信自己在20天里公开发布了这么多文字。虽然很多文章都很凌乱、稚嫩,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至少我做到了坚持20天笔耕不辍,如果加上今天就是21天啦。
2.加强了自己的输出意识。一天当中要是有什么想法,我会有意识地想,这个想法我可以怎么拓展出一篇可以输出的文章呢。
3.找回自信,这点对于刚开始坚持写作的人来说很重要。通过21天写作训练营和小伙伴们一起打卡,互相点评文章的过程,让我重拾了自己也可以写点什么的自信。就算目前写得不好也没有关系,大文豪的文章也是通过修改、修改再修改才公开发表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笔耕不辍,在写的过程中锻炼写作的能力。
不足:
1.输入不够。这个月正好是入职的第2个月,仍处于工作适应期,每日备课就已足够让我忙的了。还有临时分配给我的公开课任务,代课任务,导致我这个月没有完整看完一本书。当然这也跟个人意识有关,每天再忙,也是能挤出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看书的,有了充足的输入才能言之有物,接下来要注重输入环节。
2.没有及时听课整理笔记。说实话,开课之后的几次课程我都是草草地听了一遍,没有认真做笔记,也就难以真的学习到老师教授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导致我写作一直很凌乱。这跟我的态度有关,也跟平时忙一下没有调整好心情有关系。
3.写作仍旧没有系统的思路。目前还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一定的技巧或者说套路。
4.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这点跟没有认真听课息息相关,课没认真听,自然作业也没有去认真完成。比如老师布置的英雄之旅、写回忆录和采访等等,我都没有做。发现自己做得好不认真,先自罚50个大板。。。
三、分析原因
好:不管再忙、再累,每晚10点一到就赶快进入写作状态。
不好:
1.10点若很困,坚持写影响文章质量
2.写得不好不敢发布出来
3.写作时没有搜集素材(包括图片与名言金句)
4.不能掌握心态,若是心情不好会拿文字发泄,甚至是敷衍了事的情况。要知道,对自己敷衍,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责任。
四、总结经验
1.调整成早起写作:早起写作时间跟充裕,思路跟清晰。但这就要求晚上也要早睡。从目前的12点前要调整到11点前,不然早起精神不好也会影响写作质量和一天的工作。
2.补听课程并记录笔记:这点之前没做好,接下来有时间要把课程笔记补上,给自己花费的时间一个交待。
3.平时有意地搜集写作素材。在印象笔记里创建一个笔记,搜集写作灵感。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在笔记中找灵感,再扩展成一篇文章,这样就不怕没东西写了。
4.加强输入:写作跟输入关系紧密,接下来注意个人阅读系统的搭建,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和新知识的学习。
五、感谢
谢谢弘丹老师举办的21天写作训练营,让我有机会去开始养成写作这一习惯,并且用完善的小组机制督促我坚持写下去。
感谢弘丹老师、小组的伙伴和助教们,这21天的陪伴。
21天很短,接下来的路还有很长,希望我们能一起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