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即命运

第一章  认识自心

1-1.1、潜意识即命运

    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一一荣格


    我们的人生到底谁说了算。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甚至都有短时间的错鄂:我们的人生可以由我自己说了算吗?但很快我们又会回应自己: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应该是自己说了算吗。接下来就会产生很强的混沌感:我们的生命会面临那么多的掣肘,我们怎么可能完全由自己说了算。而如果我们的生命自己说了不算,那到底又是谁说了算呢?一大堆的问题都出来了。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是我们的内在决定我们的人生,也就是我的人生我说了算。要么是我们的外在决定我们的人生,也就是外在的什么东西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而在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对这一类问题的思考往往是通往心灵成长之路。而走上这条路最简单的入门方式是从认识意识与潜意识开始。

    现代心理学对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深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能了解潜意识的形成规律、运行规律、内在潜意识与外在现实的关系。这些心理学知识是一系列很好用的工具,是我们走进自心内在的方便路径。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先从潜意识来开启本书的心灵成长之路。

    我们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活在意识世界里。所谓意识就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我们会无意识的默认“意识就是我”,其实这是一个假相。我们会不自觉的将外部世界与“我”的关系,简单等同于外部世界与我的意识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会将“我”完全等同于“我的意识”。随着逐步深入的探讨就会发现,其实真正控制我们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用一个简单粗暴的说法来描述就是:我们的生命10%由意识控制,而90%由潜意识控制(这个10%,我是随手写的并没有科学依据,仅仅是为了表达“潜意识远比意识更具决定性”的意思)。所谓潜意识,就是我们大脑功能中意识所觉察不到的那些部分,它处于意识之下的部分。心理学家经常会用冰山来打比喻,意识就好比冰山在水面上的部分,潜意识就是冰山在水下面的部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意识与潜意识是一体的,只是意识是我们能感知到的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我们所感知不到的部分。

    我们意识感知不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了解、去走近它。这个了解走近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去寻找“我是谁”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家会告诉你:一个人的外在现实是由他的内在意识(潜意识)所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潜意识即命运。而我们需要去探寻的就是:内在意识(潜意识)如何决定了我们的一生。这才是我们需要寻找的生命之钥。

    潜意识书写命运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机制来实现的。我们通过对心理机制的简单讨论来粗略的领略一下“潜意识即命运”的内涵。比如“选择性注意”,这种心理机制其实是潜意识的一个关键机制:我们潜意识里的一个执念产生后,为了维护“我是对的”这份自恋,我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些符合我执念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我执念的信息,就被我忽略了。因此,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执念。同时,我们也就更迷失在了我们的潜意识执念里。换句话说,我们的人生就被框限在了这些潜意识执念所编织的“铁围山”里了。再换句话说,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活在这些潜意识执念所书写的人生剧本里。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与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与我聊她的一些人生困惑时我发现她内心底里有一潜意识执念:“老师就应该受到尊重”。我们可以来简单的理一理这个潜意识执念是如何运作的:

    当潜意识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我的大脑自动的只接收那些符合这个执念的信息,于是自动的不断维护这个观念。其结果是“老师就应该受到尊重”这个执念在你的潜意识里就成了豪无异议的真理。因为这个执念在潜意识里就如白天太阳会升起,晚上太阳会下山一样不证自明的真理。于是自己从来不会意识到这个执念的存在,更不会意识到会有人不符合这个执念。以至于有一天,当别人不尊重老师时,她就会如此的诧异:天啦,竟然还有人可以不尊重老师。

    再比如“心理防御”机制。我有一次与一个朋友一起去水上游乐场游玩,门票、泳衣等等什么都准备好了,走到入口处,朋友非要说天气不好,让我们几个人进去玩,他在外面等我们。就这样几个小时,他一个人孤独的门外等,而我们几个在水上乐园非常开心的玩。生活中也是,他从来不去游泳,有好几次准备好泳衣到了游泳沲门口退回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问他原因,他总说天气呀,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深入的聊天了解到,他内心潜意识里有一个很深的执念“水是危险的”,学过心理学的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个执念多半都是小时候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植入的。而且这个植入过程往往伴随着的是很强烈的负责情绪体验。比如妈妈大声训斥与惊吓:“你不能下水,下水太危险了”等等。当孩子长大之后,他完全忘记了这个过程和这句话,但这个“下水太危险了”这个执念却深深的埋在潜意识里,而伴随着的是一层很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而自己的意识是完全不知道的。当这个朋友与我们谈起去水上乐园时,他也是很向往的,所以一起做好了去玩水的准备。可一到入口处,“游泳沲”这一场景自动的引发了自己潜意识底层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潜意识底层,“下水太危险了”这个执念与伴随的强烈的负责情绪体验,直接调用“心理防御”机制,传导到这个潜意识的上一层,就会转化成“天气不好,我不能去游泳”等等自己说服自己不去下水的理由。虽然他自己对自己给出的理由也十分不解,但就是做不到下水去游泳。再接下来,就是自己的意识给自己一系列的维护“自己不去游泳这个决定”的道理和理由,总之最后在意识层面,他自己完全不会认为他不下水游泳是自己潜意识的执念,而完全彻底的认为自己不下水游戏是外界条件不具备,而且自己不下水游泳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等等。于是在他的人生剧本里就会自动的回避“下水游泳”这一功能。换成命运的语序来说就是:他命中注定不会下水游泳。以上的例子并非特例,其实我们所有人几乎都受控在这样的潜意识执念所编织的“心理防御”机制铁围山之内。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就是活在潜意识书写的人生剧本里。

    下面我们通过“懒惰”这一现象,来讨论一下“自恋”这一心理机制如何左右我们的人生。懒看似是因为惰性,但其实从心理潜意识的角度是不敢去尝试。因为,尝试就意味着“我”得去做选择,然后“我”被暴露了。意思是我潜意识里的“不勇敢”,“我不行”,被暴露了。因为如果遭遇挫败,就意味着,“我”是没有能力的。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我是优秀的”的这份自恋非常强大,为了维护这份自恋,我们的潜意识不能接受“我是无能的”。相对于接受“我是无能的”,潜意识更愿意接受“我是懒惰的”。因为“我是懒惰的”意味着:“我只是不去做,如果我去做的话我是会很优秀的”。以上的描述是我们潜意识底层那些完全不被意识所“看见”的运行部分,经过潜意识的层层加工,当这些潜意识机制运行到意识部分时早已偏离真相十万八千里了。于是我们对懒惰的认知就变得非常的模糊与不明就里。而事实上是潜意识底的“自恋”机制书写了我们的人生剧本。我们的意识是看不到这些的,而只会天天去左思右想: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为什么呢?这倒底是为什么呢?然后自己给自己一堆的答案。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之所以我们就会用懒的呈现,仅仅只是为了维护我们的自恋:“我是优秀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日读书笔记20241208 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一...
    开心大雄阅读 120评论 0 1
  •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我们日常的思想、行为和决策这些“有意识”的念头,只占5%,其余95%都是隐藏在水面下,不为我...
    hz_byecity阅读 204评论 0 0
  •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这个命有一种宿命的味道,在心理学当中来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命运,它和我们的内在想...
    吴伯符阅读 315评论 0 0
  • 武志红心理学 潜意识就是命运 我们的外在命运和我们的内在想象,也就是内在意识,是镜像的关系。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
    Stellahesan阅读 527评论 0 0
  • 开始时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生活大部分的行为是不是由你自主决定的?”我想当看到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人的回答都会是“肯定...
    清脑阅读 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