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发球,左手捏球,右手执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因为我习惯直拍握拍法,发球姿势不标准,没少被儿子取笑,但我乐观地说,“对于业余爱好者,能发球成功就是好方法。”弓腰,发球姿势定格,调整呼吸,目光盯着对方的球案,思考着打到那个角度那个地方比较好,然后向球拍吹口气,让它给我带来好运,尽管常常不能如愿,我还是要那样做,气势上装也要装出个样子来。儿子全神贯注只待球飞过来,来个猴子捞月。突然,球出发了,直奔对方球案,“啪”落到对方左边。儿子迅速反应,判断,定位,调整手中球拍方向,寻角度接球,像一头饥饿的小猎豹扑向猎物,一拍反抽过来,速度快,动作稳,力度强。我看到球飞过来,也是迅速反应,赶快接球,心里这样想,早点接球总比晚点接强。于是球刚落到球案上,立即伸出球拍接球,球从案上弹起来,二尺来高,我伸长胳膊,执着球拍迎接,球落到球拍上,弹了过去。当球拍触到球的一刹那,判断此球没力气,没速度,没准度,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到对方球案上。为什么?第一,接球的指导思想是错误的,不是早接球就能接住;第二,没有判断准确,仓促接球;第三,接球之后打到哪里没有目标。丝毫不出意外,球接住了不假,但是没上球台,没有速度,总之第一轮较量我失败了。儿子发球,这次发球姿势很完美,“嗖”像子弹头一样射来,我还是立即拦截,却还是失败,一连几个回合都是这样的结局。
总结失败原因调整作战方法,我看到球到来时,沉着冷静,不慌忙应接,仔细观察球落到最佳高度,我再接球。最佳高度就是既能让胳膊甩开用上力气,又能调整手腕让拍子以最佳的接球位置接球反击。一定要沉住气!冷静再冷静!心里想得明明白白,开始调整应对策略,全身心迎战。但是,总也不成功,一到接球心里想的和作出的动作总是不一致,被儿子教训的灰头土脸,斗志昂扬,儿子越让缴械投降我越不肯服输,就这样半小时的乒乓球课结束了。
休息一夜,第二天我拉着儿子继续厮杀较量,尽管还不是心脑合一,但是有很大进步。你要问十岁儿子乒乓球为什么那么好,自诩大学乒乓球赛冠军获得者父亲大人手把手训的呗。
启示:儿子陪我打乒乓球给我带来很大启发。人和人交流时,不也是这样呢?曾看过一段经典对话:《仙剑奇缘花千骨》花千骨:“你来做什么 ?”白子画:“杀你。”花千骨:“天下人和我,你选谁?”白子画:“我选天下人,但我会和你一起死。”花千骨:“既然如此,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一起死?”认真听才能高效沟通,否则,没听清对方说话的要害就仓促接话,就和接乒乓球一样失败。同时,心里明白,还好多加训练,才能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