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书,未必可以一下子就读懂个中想法。有些必须是自己有相近的经历,事实推动认知去思考相关的东西,才能够体会个中道理。
《不能承受的生命的轻》有一幕印象太深了。特丽莎因为托马斯出轨而痛苦不堪,托马斯带她到山上站在树边,要枪杀她(还是让她自杀?我记不清楚了)。特丽莎在山上拒绝了,跟托马斯回去,继续原来的生活。
原来一个自己那么重视的人,除了老是出轨之外、看似还算爱自己的,实际上却可以一点儿都不在乎?
问题是,这时候特丽莎也没有离开他。
现在很多人说,“请离开一个不爱你的人”。如果说,可以爱的人那么多、也不是非他不可的话,那为什么在那么多人当中偏偏就是他呢?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选择,也不是每个选项都称心如意。
或许是因为,我就是想要跟他在一起啊。互相成为唯一爱慕的人,固然美好。如果没有,他的爱的反馈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的感受。
要是放不下执念啊,就如书中要表达的那样,"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至于哪一个才是执念,就要看你觉得哪种情况比较难受了。
《欢乐颂》中蒋欣说:“恋爱就是恋爱,追求永远终究是一场赌注。追求快乐才能求仁得仁。”
人生在世,能开心就不容易了。在那种是非全在一念间的事情上,找个让自己多快乐些的点儿蹲着,不也挺好吗。
特丽莎的“成全”可能推动了托马斯的出轨放肆程度。放在现在的网络环境,肯定一堆段子说劝她赶紧离开这个男人、自己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怎么说呢,曾经有人跟我说,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各取所需。起初我抗拒态度很坚决。后面经历一些事情后,想通了——当两个人不只是因为“相互爱着”在一起,确实是各取所需:你寂寞了需要陪伴,我可以陪着你;在你身边我能获得想要的满足感,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