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茶叶没有大品牌

首先我们来看,形成一个大品牌的基础是什么?是产品。好的产品应该是标准化、标签化的,让消费者容易理解和选择的。比如在建材市场里选择地板,你只要知道几个不同档次的品牌,就可以轻松地找到适合你的产品。但是如果让你去选择做地板的木材,恐怕就丧失判断能力了。咱们再来看茶叶,其实中国的大多数茶叶还根本谈不上产品,只能算是原材料,直接导致在这个市场里,想做个像样的消费者门槛太高。你需要学会辨别茶叶的产地、季节、采摘时间、炒制工艺、茶叶等级,你还需要会看、会闻、会泡、会尝……这种神农尝百草的功夫,还只是入门级。除非你是茶叶发烧友,否则你根本不知道买到的茶叶究竟值多少钱。这绝对是最糟糕的用户体验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文化。中国关于茶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茶禅一味”这四个字。但就是这四个字,基本上困住了所有产茶企业的手脚。你想想看,任何一样东西的文化特质,如果跟“禅”搞在了一起,那还怎么表达?根本没法说清楚,全靠参悟和自省。所以,当茶叶的文化变得跟中医一样玄妙的时候,你就会在茶城里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和疏离感。而茶商呢,卖茶的时候总会拿出几个玄而又玄的术语,让你越听越糊涂,此时他们脸上还会浮现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样的消费体验,会不会让你产生购买的欲望?很显然,这样的产品文化,恐怕很难打动新生代的消费者。

第三,再来说说茶叶作为一款产品的核心问题——品牌。咱们中国茶叶企业的品牌意识,基本只停留在茶叶的自然属性上,都是“产地+品种”的模式,比如西湖龙井、云南普洱、信阳毛尖等等。这确实是一种品牌策略,但是这个品牌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在心理认知层面这些品牌价值连城,但是落实到真金白银的商业领域,这些品牌的价值几乎就被稀释的所剩无几了。你比如说,在杭州最大的茶叶市场——江南茶叶市场,满眼都是西湖龙井的包装,随你选什么茶叶,都可以装到西湖龙井的包装盒里。这样,西湖龙井的品牌价值就被稀释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