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学科中心组培训落下帷幕,此刻坐在动车上,翻看照片和文字,稍作整理和记录。
热辣滚烫的星课程
第一天下午我们参观了杭州现代实验学校。刚进校门,就看见左边墙上的象棋,摆在内操场中间的国际象棋,我猜这是一群以象棋为特色的学校。再看向右边,桌上摆着实物玉米、丝瓜、高粱和各类豆子,我想这所学校的劳动课程肯定很不错。再往里走,是一个美术陈列室,里面有各类学生手工作品,最吸引我的是学生亲手制作的皮影戏小人,边上就是皮影戏展示舞台。再往楼上走,进了学校的科技馆,桌上有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这到底是一群怎样的多元融合学校?
随后在张刚校长的介绍下,我对杭州现代实验学校的全貌,有了一点了解。5.0版本的星课程,五育融合,体育为先。张刚校长是体育老师出身,学校的体育课程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除了传统的20余项体育项目,学校还有爬树课程、摸高课程、亚运会定向赛道等创意课程。学校的“校长杯”篮球赛,把学生、家长全部卷进来。张校风趣地说:在爸爸篮球赛上,看见二胎妈妈疯狂给自己的老公加油,他仿佛看见几十年前热恋中的他们,散发无限魅力的样子。学校的教学楼墙面,贴着亚运会体育项目标识的视力表,驱动学生在课间去远眺,舒缓眼睛疲劳。
体育课程仅仅是星课程体系的的冰山一角。全景式劳动课程的展示,同样震撼。采取项目化学习方式,设置驱动性问题,提供学习支架,聚焦问题的解决开展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尝试用各种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那个趁着假期偷偷长到栏杆外的南瓜,就像杭实校的学生一样,自由生长,在课程引领下,肆意生长,长成儿童该有的样子。
张刚校长的分享,还有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杭实校,精神明亮的学生、热气腾腾老师、志同道合的家长是整个课程的亲历者,三方协同,共育共长。
好课!学习!关键事件!
匆匆解决晚饭,又投入到晚上的专题讲座。本场讲座是由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王莺院长分享的《新时代·新课程·新课堂》专题讲座。王莺院长2个小时的讲座,让你不敢不思考,她手里的话筒传递方向变幻莫测,专挑中后排老师发问。
不过王院的发问一语道破教学现状中的问题,直指我们容易忽略但非常核心的内容。一问优秀教师是教材的什么者?现场老师开火车回答:重组者、改编者、实践者、传播者……王院的标准答案差不多——加工者。教师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精准解读,将知识再加工成学生能接收的样子,才能同频共振。二问教师依据什么加工教材?继续开火车:课标、学情、时代背景、地域特点……王院指出,每个老师要结合以上背景,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这种教育主张影响你的备课,上课。今天结束时,李海华老师也语重心长地提到了这点,寻得一项值得持续研究的项目,为之深耕。
所以一堂好课的标准,从教师角度,要抓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要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去实现;从学习过程角度看,过程中要不断实践,与学习中的各种人事物对话,获得体认。
在听的过程中,我无数次想起前几年尝试的共同体学习方式变革,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上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发表学习成果的样子,是那样迷人。
关于关键事件。王院和我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真诚打动人。走进别人的内心,需要先打开自己的心扉。第一届六年级由原先的不认可,但最后全被王院收服,最后校长让王院连任六年级老师。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关键事件,入职第一年的搭班郑瑞芬老师说:“让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教学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周校长,和这所年年在突破的学校——桐浦小学,还有我并肩作战的同事,当然还有我每一届的学生……这么多关键事件,成全了一个人,感恩!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教师是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为了更科学的教而学,为了更有效的学而教(实践)。这是教师的成长过程,也是培训和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