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岁那年,二姨家的表姐毕业归来,九八年的大专生也是很厉害的,我是后来才知道。
我记得那年的表姐很美,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一套雪纺的碎花长裙,高挑纤细的身材让我这个妹妹都觉得养眼,说真的,表姐长着像姨夫,娃娃脸大眼睛,皮肤白皙,举止大方,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性格更不似二姨那般尖酸刻薄。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呼啦啦了来了一群人,站满了我家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子,数数人头差不多得七个人,三男四女,包括表姐。给我这个小学生最初的印象就是,大哥哥还挺好看的,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字帅。
表姐跟母亲解释说毕业了,同学们一起来串串门,算是小聚,那年的我家是真穷呀,母亲拔开蜂窝煤炉子的盖子,水壶换成大铁锅,从碗柜里端出了一盆鸡蛋,开启了自己的看家手艺,大哥哥们好能吃,一人一碗四个荷包蛋,连连说好吃,不住嘴的夸赞母亲的手艺好。当时的母亲不知道有没有心疼自己的鸡蛋呢,看在外甥女的面子上,应该是没有。
母亲那时候是在县城的国企招待所上班,靠着几分薄面也是可以免费蹭房子住,这样的安排,表姐面上有光,虽然大哥哥们住的三人间也是很满意的。
次日吃过早餐,表姐一行人带着我这个妹妹一起坐汽车回了镇上的二姨家,说实在的,那时候我是不想去的,实在是晕车厉害,可也架不住表姐的再三邀请,母亲只得同意让我替她去看看二姨和二姨夫。
舟车劳顿四十分钟后,还得步行半个多钟头才到二姨家,好在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觉得累,同行的大哥哥说起话来特别好听,问表姐才知道,他们都是南方人,特别是其中一个大哥哥,每次说话时候都要看看表姐,他的眼睛看起来特别亮。
在二姨家的那三天,姨夫笑容可掬,二姨少言寡语,表姐带哥哥姐姐下河捞鱼,回到家,大哥哥下厨展示手艺,炸小鱼,炖草鱼……,忙不迭的表现,隔天,又跟着表姐下地干农活,美名其曰体验生活,不过,到他们临走那天也没有换来二姨的温言暖语。
大哥哥回家之前还来过我家一趟,买了好些礼物,一去多年,不曾相见。
后来表姐分配到县城财政局工作,很快就结婚了,姐夫是财政局局长的儿子。我记得订亲的前几天,表姐还来找母亲,两人嘀嘀咕咕的不一会表姐哭了,没多久就走了。走前还摸了摸我的头。
表姐离婚了,在她21岁那年结婚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算算时间不过是年前年后的距离,去帮表姐搬家的时候,父亲说,表姐其实没啥东西,就一点衣服,但是他得去给表姐撑面子,离开的时候表姐说,阳台的灯笼是过年时根据习俗表哥也就是表姐的亲弟送的,虽不值钱但她要带走。父亲说,表姐人穷志不穷,这门亲事本来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不值得留恋,好在,表姐这个工作不错,前途无量,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