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魂面前 科學有時顯得那麼蒼白
在死亡面前 人才會開始認真考慮生的意義
這本書引導著我們去尋找我們生命的答案,這也是保羅終其一生所在尋找的——自己所存在的意義。
從文學到醫學,保羅從文學世界中找到他想探索的問題,什麼使人類生命有意義?“文學對於心智生命提供了最佳敘述,而神經科學則為大腦奠定了最優雅的基本規則。”所以保羅棄文從醫,去尋找生命的答案,文學還不足以讓他理解“生理——精神人”,能直接體驗生死并接近人類最核心大腦的神經外科就是保羅的選擇。因為“道德思辨比起道德行動,簡直微不足道”。
當保羅查出自己罹患末期肺癌時,他給自己所規劃的四十年職業生涯轟然倒塌,他陷入了迷茫。他選擇從新回到手術台上,在心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之後,保羅的妻子、醫師與父母的幫助下,去尋找真正重要的東西,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要一個孩子。但漸漸的保羅的身體承受不住了,第一第二治療方案都失敗了。保羅重新再文學中去尋找答案,因為人的情感是凌駕於科學之上的,科學本身是無法證明生命的意義的。“對於什麼是山,我們都有個概念,而我們無法時時做到。”這也正是慈愛勝過正義的原因。
“每個人遲早要對於局限低頭。我猜我不是唯一抵達過去完成式這個狀態的人。大多數的雄心壯志不是達成了就是放棄來了;不論是成敗,都屬於過去。未來,不再是通往生命目標的梯子,它平躺下來,成為無止盡的現在。”到底什麼是我們自己生命的意義,這是一個需要我們用一生來回答的問題。不要活在過去,不要停在現在,要去追尋未來,通往生命的答案。“你永遠無法觸及完美,但是你可以相信那條漸近線,你會永不止息地朝它努力。”
“一切都在於延後滿足,你總是想在過五年自己會幹嘛。”或許每時每刻你對未來的預想都會有所不同,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我在做什麼?但是當你不知道自己五年後能做什麼,甚至可能不在人世,失去未來的時候,時間對你來說還有沒有意義?你只能想象一天後,或是僅僅是下午,我將在做什麼,因為任何計劃都不現實,既然時間的意義都不存在了,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他必須用很短的時間來找到答案,而他找到了。我覺得是延續,保羅將成為過去,但凱迪就是未來,至少那時那刻在保羅心裡是的,他生命的意義。
在死亡中尋找生命的真意,則將發現昔日的鼻息如今是空氣。新的名字未知,舊的名字已逝:即使世界終結人體,靈魂依然未去。
要把握此生,踏向屬於自己的永恆。
I can't go on.I'll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