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教育每日分享——为什么孩子会有攻击性语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课间巡视校园时,听到在楼梯拐角处一个男孩用粗鲁的语言谩骂另一个同学。我快走几步制止了他,并把他带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教育,改过态度还算诚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校园里,有个别孩子经常用侮辱、谩骂、挖苦等攻击性语言对待身边的同学,让老师们也感到很无奈和懊恼。这样的话语轻则导致师生心情不爽,重则让对方丧失尊严,甚至导致抑郁、一蹶不振。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校园攻击性语言,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内心的自卑,多发生在易怒、多疑、孤独的孩子身上;二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但又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所以采取了这样极端的方式;三是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四是家庭影响,父母示范,孩子模仿。总之,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攻击性语言,还是因为尊重他人观念的缺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悟:作为家长、教师,要多关注这类“特殊孩子”,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教育,使其走到正常轨道上来。如若这样的行为不加限制,不做处理,很有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一个语言攻击性特别强的人,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喷子”、“刺头”,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并给他人造成伤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成年人身上的问题大部分根源于他们的童年,为了社会更加和谐,为了孩子心理健康,请关注孩子童年的点点滴滴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