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新问题
想起韩寒的《杯中窥人》所说的一样,人生本来就洁白无瑕。但一投入到社会之中,就会被社会这盆“脏水”所沾染、侵蚀。就失去了它的本色,直到完全堕入到这个社会无法自拔。就如李笑来老师所说的“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崇尚公平、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禁锢、体会得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
这几年,罗胖系列的《得到》火了,考研段子手张雪峰也迅速成为网红。我特别喜欢收看他们的节目。也不算是巧合吧,他们都有相当多的微博粉丝曾经问过他一个类似的问题。
罗胖被问道:“老罗你好,我是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我学的不是王牌专业,也没什么特长,家里也没啥关系背景,我也不是很努力,可是我总幻想着有一天自己有出息,出人头地!”
张雪峰被问道:“张老师,我现在大学也过了一半多了,说实话,以前没好好学习,说白了就是在学校啥也没学会,现在想考研还想考名校,您觉得我还有救么?”
说实话,这确实是中国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现状。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可是又不知路在何方。每天就靠“自我欺骗”来支撑精神世界
罗胖的回答是:“您把路都堵死了,让我怎么办呀?” 张雪峰的回答是:“有救,有救!这和我们高中文理科一个道理,你只要好好复习考研相关科目,能考高分就行,和其他科目没关系。”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并平静地接受这现实。这太正常了! 可是我们又不一样,我们生活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有很多的渠道去别人的失败和经验中总结学习。少走很多弯路。和刘润老师说的一样“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今中外,牛人璀璨如星河,我们为何不借助他们的力量呢?
二:什么是重点?
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以前化学老师谈及他那个时期的政治老师说:“当时国家穷,师资力量差,我政治老师根本不会教书,当时学生没钱买资料书,也没这么多资料书卖,老师有些经费可以买试卷,我那个政治老师买两份试卷,对比总结一分析。发现两份试卷有同样的内容,上课就和我们说这绝对是重点,好好背。 ”
现在,在得到订阅了十几个专栏,也发现了很多“重点”,例如“写作能力”,“说话写作不要求文笔有多好,但一定要清晰,简单”,“免费才是最贵的”,“珍惜注意力”,“搜商”,“自我效能”,“只字不差的阅读”,“冲突是有益的”.
还有经常听专栏获得的“自我认同感”。例如的《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里面说,人的大脑是需要放松的,早上六点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再吃完早饭之后人又会有点昏昏欲睡。这和我自己的感受非常契合。
《暗时间》建议我们去设置进度条,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何帆大局观》教我们去分清楚“快变量”和“慢变量”
还有古典老师说的“短板已死,优势永生”
熊太行老师的《我们以貌取人,但不残忍》
以前脑子里面有很多模糊的概念,发现得到的老师都能找到相关的研究调查,进一步具体化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