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刚从南京回来,还没吃饭,于是就去了常去的那家面馆吃面。没想到却遇到了这样的一幕...
面馆老板娘的儿子,不愿意跟奶奶先回家,奶奶气的不行,骂骂咧咧的,推着孩子走,孩子边走边哭,没想到没走两步,奶奶彻底没耐心了,竟然用脚踢孩子,踢完又踹。孩子哭的越大,奶奶踹的越厉害。天呐,是亲生的孩子吗?我想。
我实在忍不住,就叫了老板娘:老板娘,你家儿子,哭的这么厉害,要不你去安慰下呢?
老板娘知道我是老客的, 十分的客气,就走出去,看了看。
隔着玻璃,我看到老板娘,一脸严肃的,而把孩子拉起来,孩子带着眼泪,懵懵的看着她,她竖着一根食指指,就快戳到孩子脸上了,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孩子一脸难过的样子和奶奶走了。
老板娘,进来看见我继续笑,虚寒温暖的服务着,而我却陷入了沉思,口中的面都显得索然无味了。
今天,去买菜,我再次碰到一个孩子,两岁左右,嘴巴里,一直叫着:棒棒、棒棒、棒棒。后来带着哭腔叫着。我回头看了一眼,孩子妈妈,她正专注挑着菜,好像这件事与她无关一样。
等我挑好菜,准备付钱时,就听到孩子妈妈一声大骂,孩子的哭声顿时响起,原来是孩子自己爬上了商店的柜子,准备拿糖。被妈妈看见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我都特别替孩子可惜,可惜他们的妈妈还有做好准备做妈妈。
如果,你准备好了做妈妈。
你面对孩子应该是有爱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忽略孩子的感受。
如果,你准备好了做妈妈。
你面对行为,应该思考事情背后的教育意义与影响,给予针对性的引导。
如果,你准备好了做妈妈。
你应该把孩子的事情放在首要位置,面对孩子情绪时,给予及时的安慰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