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回忆着、想象着家里的情况,一边写着我的贫困补助申请,我越写越觉得父母生活不易,自己还无能为力,不但不能分担他们的负担,反而让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想着想着眼泪不知不觉模糊了双眼,我写不下去了。
写不下去,那就先稳定稳定情绪吧,出去擦擦眼泪洗把脸,平静平静心情,整理整理思路,过去的无论好或不好我都无法改变,默默地接受就好;现在的我要继续努力,最起码不让自己虚度光阴;至于未来,谁知道呢?
我从来没有理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么样,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把眼前的事做好再说吧。我还要把这份不易写出来,得一份补助也能为家里减少一份负担。
申请书终于写好了,我把它交给了老师。不久后我得到了200元补助,然后我请我们班长在外面小吃部吃了一顿肉菜,加深了一下兄弟感情,同时也给自己解解馋。酒足饭饱,我也默默地给自己打了打气,我要加倍努力,我要好好学习,我要拿奖学金。
连我自己都感觉有点像吹牛逼,所以还是默默地在心里吹吧。但是从那以后我确实努力了,因为我从小就看励志故事,绝大部分都是贫困的孩子经过如何努力取得成功的,所以我也想试试。试了以后我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能选择,谁不选择一开始就好,然后一直好下去,翻身农奴把歌唱,那都是被逼的。如果努力干一票就有机会翻身,那为什么不主动争取呢!
有了主动学习的动力,我还真就学进去了。第二学期,我虽然没有什么明显进步,但每科成绩却都在中等以上,最主要的是没有挂科,仅凭这一点在争取奖学金上面我就能跨过很多人。随着学期临近结束,我还是不认为自己有争取奖学金的实力,也就没有在这件事上多想,只是还在每天和以前一样正常的学习。有一天听说学校能为家庭贫困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我立即准备了一份材料(因为怕见到院长紧张说不好),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了院长所在的大学本部的办公楼。
我在楼下稳定稳定了心情,深呼吸了几口真正大学校园的空气,然后鼓足了勇气找到了负责我们高职学校的院长,紧张地说明了我的情况。我又怕自己说的不好,说完了我又把自己的“发言”材料递给了院长,院长听明白了我的意思,拿着我的材料并没有看,然后告诉我说暂时还不能给我们办助学贷款,但正在联系此事,联系成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之后院长又鼓励鼓励了我,说院里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像我这样家庭条件不好又积极上进的同学的。我当时也只当是院长对我的安慰,告辞之前我给院长鞠了个躬表示感谢,然后就回学校了,继续我上大学的平常日子。
就在我大二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学校通知要在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发给奖学金。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期待着选拔结果。我自认为是贫困学生中学习较好的,又是学习较好的同学中家庭比较贫困的,舍我取谁。果然,结果让我十分兴奋,我榜上有名。奖金1200元虽然不多,但足够我满足的了。这种满足感给了我动力,一直持续到了大三所有科目都考完,我没有挂科,虽然也没有获得专升本的机会,但这对我来说足够了。我不想再继续上大学了,家庭条件经济压力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在学习中也找不到任何方向和乐趣。
上大学经济压力大,在大三的时候也得到了解决,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助学贷款,我贷了最后一年的学费4000元。但我姑姑还是把当年的学费给了我,因为我大三这一年上完就毕业了,毕业与找工作之间不知道要等待多久,这期间花费肯定也更大,所以我把它用在了找工作之前的储备上,这样我的经济压力减少了很多,就有了更多的条件找合适的工作。在找工作的工程中,慢慢地我心中产生了方向,我想如果毕业证拿到手里了我还没找到工作,我就去北京,当然如果没毕业之前能找到在北京的工作那就更好了,总之我的目标是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