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年纪,我们总想着表现自己。
还记得一次在火车上,一个家长在手机上填表格,是孩子的基本信息,学校老师要求的,填好后发到微信群,家长弄了好多次都没有弄好,求助我,我给她发送到微信群后,耐心的教她怎么做。
二十多岁的我,刚刚毕业,在工作中什么都想去做,什么都想做好,第一次使用叉车,老师傅看到后就说:“你看,这个开关,按下去就是放气,拉起来就可以把叉车升起来,懂了没有?”
“懂了懂了。”
懂了是懂了,使用叉车还是需要一点经验的,不过那都比较简单,多用就好了。
操作设备,人手少,老师傅两边跑,忙不过来就跟我说怎么启动设备,温度调多少,我说我昨天拍照了,记下来了。
老师傅走了,其实我们早就想操作这些设备了,年轻时候总有些傲气,什么都想尝试着做,也不怕出事,第二天我们就硬着头皮干了,当然过程不是很顺利,出了一些小状况,给老师傅打电话,问题解决了。
二十多岁,在别人眼里就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会面对很多的质疑和不相信,不过我们不怕这些,我们有一腔热血,敢闯敢拼,只要有了想法就敢动手去做。
二十多岁,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别人越说我不行,我越是要做好,所以遇到事情总会抢着去做,总想着表现自己,用实力来反驳别人的质疑声。
有经验的人并不想分享经验给你,一切都要靠自己。
之前老师跟我说:“旧时,凡学手艺、学生意、从艺等,必先拜师。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一般拜师礼仪为四个程序。
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
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投师帖子。
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四送拜师礼,请师父喝酒。
学徒一般为三年满师,学徒期只发鞋袜钱,没有工资。平时还得做师傅家什活,吃饭时应给师父筛酒盛饭,师父动筷后方可吃饭,师傅吃好也须放筷。端午,重阳,过年徒弟要挑节尊师,春节拜岁、结婚见礼,师傅均在父母之前。出师后,徒弟要办出师酒送上礼金酬谢师傅,并一生保持与师傅礼尚往来。
如果不拜师是不会教你东西的。”是啊,没人愿意把自己费劲学到的知识交给别人,就算叫也是藏着掖着的。
在我身上就发生了一件事情,新买了机器,这个机器以前有,后来坏了,我来到这里的时候也没见用过,恰好老师傅不在,那么我就得自己捣鼓着用,用肯定就会出问题,问别人,别人也不告诉我,领导还骂我,不要用了,你有不会用,我问他为什么会出现xx问题,他说以前怎么没有出现那些问题,只能证明你学艺不精呗。
我又没有用过,我怎么知道,既然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就在聊天的时候有一句每一句的套他们的话,确实得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很多时候,别人都不想把经验分享给你,看过一个短片,一个男子采访一个收旧衣服的男子,问他货源从哪里来,男子告诉一家一家的去找人收,当问到收给买给谁时,男子拐弯抹角,就是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在采访男子愿意支付五百块钱作为报酬时,收衣服的男子才说了一个在网上找的,多的是,具体怎么找也没有说。
看到了吧,别人的经验可能就是他谋生的手段,不会轻易告诉你的,他怕你抢了他的饭碗。
所以我们要自己去学习,去实践,去收获自己的一份经验,趁着年轻,我们不怕失败,失败是什么,是一段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想起之前这样做是不可以的,要找出问题所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要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
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就自己多下点功夫,自己多努力一点,只有自己学会了,才不用每次都请求别人。
成功的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路上总会有坎坎坷坷。
每个人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在他成功之前付出过很多很多努力都是你看不见的,排球教练郎平最开始还是一个替补。
游泳运动员孙杨十个手指的指纹都泡没了。
马云一开始还是几个人的团队,推广全靠自己。
成功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坎坷,你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没有看见别人为此付出的多少努力,不要时时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别人好,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别人那么用力。
走过的路,天知道、地知道、自己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