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好的玩,你好好写作业,你在学校和同学好好相处,这是我以前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说的话。
我自己也经常这么说我的孩子。我发现我这么说完后,孩子都会出现抵触的情绪。
有一次,我说她,你好好吃饭。孩子立马委屈的说:我一直在好好吃饭呀!
我意识到我的这句话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上班路上我就想呀。突然有那么一刻我就意识到我这么说其实给孩子传达的意思就是她没有在好好吃饭呀!所以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后来因为这个问题,我也跟孩子道歉了。我对她说:妈妈说你好好吃饭,其实就是再说你没有好好吃饭呀!对不起,妈妈以后不这么说了。
但是我发现生活中好多时候的话,大人或者家长说的时候都觉得我也没说什么呀,但是你没说什么的话已经在潜意识层面表达了你的意思,也伤害了孩子。
就像我家孩子,前一段时间回家跟我说,在幼儿园里,她和一个小伙伴钻到桌子下面去玩了,老师凶她了。
老师说:你们好好玩呀!
孩子跟我说:除了这件事不开心别的事都是开心的。
我今天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孩子跟家长说:她觉得做学渣挺好的。
她的父母听到他说这句话看到的是孩子不自信。于是对孩子说:今天自信点。
殊不知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孩子你不够自信。
我们做父母的在成为父母后,不是说用父母的身份压制孩子,让孩子必须听我们的。而是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孩子的反馈,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方式。
我现在发现,我跟孩子说话就尽量平和,直接说具体的动作,不要加评价词。
其实和成人相处也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