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蕾老师对红楼梦中黛玉角色的评析十分到位,至于原文,我已找不到,只是在别人的分享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读者对刘老师的提问让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她说:“老师,黛玉是理想的,诗里行间充满情怀,她有着崇高的追求和美好的个人世界,她不识人间烟火,甚至有些傲娇本色,而宝钗不同,她为人处事得体,圆滑,会识人识事,会看角色说话,放在当今社会她无疑是人生赢家。让我困扰的正是这一点,以前我也是一个热爱文艺的人,喜欢写诗看书,喜欢追求一些内在的东西,觉得这世间任何一件事都充满情愫。可是,遇到的一些挫折改变了我的思想,当我接触到了社会的险恶和人心的复杂时,我却想做宝钗一样的人,处处谨慎,看人行事,但是时间久了我很苦恼,还是想回归到原来那个我。”
看到这,我仿佛找到了共鸣,曾经也困扰着我的同样的问题,终于有人替我说出了心声。现在的我就是在等待一种合乎常理的解释,也像是等待一种释怀。刘老师的回答很长,激情饱满,仿佛在极力为黛玉辩解,为黛玉洗清,给我们这些困扰者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她说:“其实世人对黛玉有很大的误解,黛玉并非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理想者,她懂礼仪是非,在荣国府,她谦卑恭逊,知道寄人篱下,处处小心,只是相比宝钗的精明,她更愿意做一个寄托着,将爱将恨都化作文字,化作诗。所以你大可不必惊慌,作你的诗,看你的书,做你心中的黛玉,至于社会,是无人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
曾经,好多朋友调侃我:我们的文艺女青年杨怎么不写诗了啊?曾经可是不折不扣的文艺女青年呢?我轻轻一笑,两手摊开,摆了一个没有灵感的姿势。其实,回头我问问自己,才知道:心不静了,太多尘埃。从以前到现在,经历的事,面对的人,让我有太多的恍惚和负担,一颗心总想着怎么去做得最好,怎么去解脱,怎么去成为一个自己心中的佼佼者。久而久之,忽视了太多的情感和世间的美好。以前看到花会觉得这是大自然给的美,现在看到花就觉得它仅仅是一朵花而已,脚步太沉重,也太过匆匆。忙着怎么对付世界,忙着怎样看清生活,忘记了给自己一个停下来休憩的时间,去感受人间升起的许多细小的美好。
也许是骨子里的情愫还没完全消逝,对于文字,我深有触动。有时,朋友圈中老师的诗,朋友的字,不知名作者的想法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慨,虽然不曾伟大,但这些却也是一个肉体,一个灵魂发出的声响。当然,感叹之后便是愧疚了,愧疚自己没有力量,没有心境,没有一种持之以恒永不蜕变的思想。
其实真的没有一种单定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是黛玉,有崇高的理想的个人世界,敢于抒发爱,敢于表达恨,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就做自己,做自己所想,谁说不识人间烟火是一件坏事了?你也可以是宝钗,有荣国府人喜欢的懂事和端庄,有脚步轻的谨慎和内敛,有社会中该有的处事交际能力,谁说明哲保身就不是一种本领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