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比”是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不太常用。词中的“比”,应读做“皮”。
“皋比”的本义是虎皮。《左传·庄公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杜预 注:“皐比,虎皮。” 孔颖达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韬也。而其字或作建皐。”
公子偃为何在发动进攻时要蒙上虎皮呢?众所周知,老虎乃百兽之王,其凶猛强悍令人谈虎而色变。试想在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上,一只及至一群老虎突现眼前,不说吓个半死,也得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战斗力因而丧失大半。公子偃正是利用了人们害怕老虎这一普遍心理,来强己势震敌胆。《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马蒙虎皮,所向披靡。
正因虎皮有如此功效,所以古代的军将,无论是正规部队,还是落草贼寇,若条件允许,都会弄张虎皮铺在坐具或车子上,以此来增威势强气魄。宋·范成大《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不仅武将喜欢以皋比自壮,文人也不甘其后,所以“皋比”一词也指讲师的坐席。唐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佛国三秋别,云台五色连。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禅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儒则自命圣贤者,比比皆是,民听可惑,神理难诬,是以生拥皋比,殁沉阿鼻。以其贻害人心,为圣贤所恶故也。”洪桐生掌教扬州之梅花书院,终于讲席。时城内安定掌教吴穀人先生挽以联云:“十载共皋比,旧梦荒凉梅岭树;诸儿蒙教泽,春风惭愧杏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