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的年
文字丨司马喆
我的故乡武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的黄河岸畔,西周设武德,隋设陟州,如今归焦作市武陟县管辖。乡里人过年,是从腊八算开始的,到了1临月二十三,就算是小年了,这一天的风俗是“吃糖瓜、祭灶王(神)”。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民间的司灶之神,掌管人间烟火,每年一次向玉帝汇报人世的善恶美丑。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虽然他级别低,但是作用大,各家各户的灶王爷便被贴到灶炉边的墙上,成了一家之主。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买来糯米、白糖和芝麻做成的芝麻糖,供奉灶神,然后再焚烧些纸钱,点燃上三根神香,为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烧纸的时候,会将灶台旁边已经熏黑的灶王爷画像一并烧掉,再贴上一张新的。这一天称之为“小年”,过了二十三,就要开始大规模地准备年货了。
先是杀两仨只养了一年的大公鸡,做成祭祀用的盘鸡,然后到集市上割一大片猪后腿,弄两条鲤鱼,再请上一些黄镖纸、金银元宝、香烛、腊台。忙完了这些大件,就要在家里蒸馒头,馒头要蒸好几锅,至少几十个或一二百个,并且一定要蒸一锅层层高或扁圆大大盘状的枣花馒头(大花糕),年三十晚上祭祀用。蒸完了馒头还要出油货(炸吃食),炸蕉花、炸麻糖、炸豆腐、炸肉丸子、炸蜜什、炸花生米、炸红薯角儿,种类很多,出油货有两个好处,一是存放时间长,二是招待客人方便,拾上一盘就是一道菜。忙完了厨房里这些活,还要打扫卫生(这在腊月廿四这天最隆重),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括房顶)都要清扫一遍。再到商店里买上几张红纸,请村里识文断字的先生给写上几副春联。然后到集会或城里每人再买身新衣服,购一些走动亲戚时所用的礼品,干干净净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地就等过大年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年三十,这几天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最忙碌最舍得花钱的时候。为了备齐所需的所用年货,为了春节过得体面一些,总是忙个不停,吃、喝、穿、用,样样不能少。随便到一个集市上看看,皆都是人生鼎沸,摩肩接踵,热闹喜庆,你来我往,买卖得利,好一番过大年的盛世美景。
小孩子最关心的是买火鞭炮,老家叫爆仗,家长给买得越多,就越高兴。最早的时候是一种红色或绿色的小鞭炮,一百头一挂,我们叫“小土结子”,这种鞭炮个儿小,声音清脆,我们经常用燃着的香来点鞭炮的引信儿。后来出现了用泥做的摔爆仗(小摔炮),两头是泥,中间夹着火药,用力往墙上或地上一摔就响,这种鞭炮的好处是安全,只有离开自己的手并且遇到障碍物才会爆炸,不像小土结子那样,如果引信太短,点着之后燃烧太快,容易炸伤自己。再后来又出现了更高级的划爆仗,像火柴一样一划就着,扔掉之后就爆炸。还有些大胆的孩子,缠着父母给买钻天猴(二踢脚)和礼花弹,那是更高级的烟火产品。过年放鞭炮是最快乐的事,如果自己买的鞭炮放完了,还会去别人家放过的鞭炮碎屑里去寻找没有响的鞭炮。当然,放鞭炮也伴随着很大的危险性,一不小心炸到手或脸是常有的事。
腊月二十八这天也最热闹,人们早早起来洒扫庭院,吃了早饭,主妇们用铁锅打好了浆糊,男人们便要开始贴春联了。喜庆的春联一贴上,年味就浓了起来。那对联上有写“风调雨顺”的,有写“恭喜发财”的,有写“保佑平安”的,有写“福、禄、寿、禧”的。除了在门框上贴春联,还要在猪圈门上贴“六畜兴旺”,在大门口贴“出门见喜”和“迎门见喜”,在院子里墙上贴“满院春光”,在床头上贴“身体健康”,在麦缸上贴“人寿年丰”,在水缸和小井儿上贴“川流不息”或“青水长流”,有车的人家还要在车头上贴“出入平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些红纸黑字里,都寄托着农民朴实的美好心愿。
年三十中午十点多,各个姓氏家族们就要开始“请家堂”了,这是过年期间最重大的祭祀活动,以家族为单位,由最有威望的老辈人带着全族的男性,朝着埋葬先人的墓地方向燃香祷告,祈请家族中逝去的先辈们回家“赴宴”,此时家中的堂屋内早已摆好坐北朝南的高脚八仙桌,用毛笔在火纸上写上五代以内各位先人的名讳,做成牌位,桌上供奉着双鸡双鱼和蔬菜果品,还有一方生肉和枣花馒头。自此刻起,桌旁必有一人时时端茶沏水,续燃香火,直到初一下午“送家堂”,将牌位请走,每个牌位对应放上许多纸钱,再拎上一桶放有麦麸的水,传说是给先人们饮马用,最后放许多鞭炮和礼花弹,隆重体面地把先人们高高兴兴地送走。
大年三十晚上,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天南地北的游子们都赶在晚饭前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吃着团圆的年夜饭,叙着醇香似酒的温暖亲情,孩子向老人汇报工作,老人跟孩子问长问短,兄弟们谈着知心话,妯娌们聊着家常事,觥筹交错之间,尽享天伦之乐。
吃完了三十的晚饭,妇女们则在家包饺子,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又要开始另一项狂欢了,那便是“烤旺火”,也就是堆起很高的玉米秸、芝麻杆、麻杆儿和棉花棵,用火点燃。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可能是为了用火光赶走“年”这种怪物,也可能寓意光耀门庭。
考旺火的最佳地点就在村中间大十字口或大队部前面的那片空地上,村里的老少爷们都从家里抱来几捆晒干的玉米秸等和几挂鞭炮,等到大家聚齐了,将它们排在一起,堆成高山模样,由村里辈份高的长者用火柴点燃,顿时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村子,映红了半边天,这时候,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往火堆里扔鞭炮,兴奋地喊着“烤旺火啦烤旺火啦……”,大人们站在一旁烤火,烤得满脸通红,嘴里不停念叨着“烤烤手,一年不犯愁,烤烤腚,一年不生病”。这一把火,烧出了村里人在新一年里红红火火的气象。
过罢了三十过初一,大年初一要拜年。拜年也是有讲究的,天还不明,不到六点多就开始了,各家族的男性一伙,妇女一队,先到自己族人家里去拜年,在家堂桌前磕头祈祷,然后看望长者,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再到村里其他年龄较大的人家去,互相问候,尤其是常年在外工作的游子,这一天都能和乡亲们见面,体会着久违的乡情。孩子们此时最高兴,穿着新衣裳,装着压岁钱,吃着瓜子和糖果,那是一种最简单最纯粹的幸福。
从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了。亲戚越走越亲,这话有些道理,如果家离的近,平常还可见上几面,如果家离的远,就要借过年的时间好好聚聚了。如今生活都好了,走亲戚不图带什么礼物,珍贵的是那份情谊,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那声声祝福中,尽可体会那化不开的浓浓亲情。
过年,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节日,但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这几年年味越来越淡了,没有了小时候盼年的感觉。这种变化,原因有很多,小时候盼着过年,是盼着能吃好东西,穿新衣服,盼着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特别热闹,盼着看那些古老隆重的仪式。
今天的人们,吃穿都不愁,天天像过年,另外,家庭人口越来越少,一般聚在一起也就是五口之家,没那么热闹了,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也消失了,心里的盼头少了,年味也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