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含)母(蓄)

中国人不善表达似乎是我们给世界的印象之一。不像外国人见面握手完了还来个贴面礼,love you, thank you时刻挂嘴边,中国人更倾向用晦涩的语言去表达,还悻悻以为对方就能领悟你的意思。不够直接,猜来猜去,多耽误事啊(不过似乎日本人相比于中国人又显得更加不直接)。

以前以为是语言的表达魅力,似乎用英语说这些中国人羞于在言语中表达的字眼才说得出口,后来才发现这更多的是习惯所致。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文化背景限制了自己表达爱的能力,我们隐忍、害羞,表达心中的爱,把爱说出口,真的有点困难。

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思想,代表的是另一个世界。

交流回来后偶尔会怀念说英语的时光,也许怀念的不仅是使用非母语的新鲜感,还有用英语能好像更能理所应当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脱口而出而毫不忌讳的感觉,不像使用中文时略微遮遮掩掩,羞于说出直入重点的那个词语。

中国父母被认为最不善表达对孩子的爱,试想粑粑麻麻天天早晨晚上跟我们说”Love you”,出门一口一个“Have a good day!”,成天“sweetheart”个不停,你肯定会觉得既奇(shen)怪(me)又(mao)变(bing)扭,这样的字眼也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时才偷偷摸摸地以字面的形式出现,然后又悄悄地被看到,再又渐渐暖化你的心田。同样的,孩子们也不善于对父母的爱表示应有的回应,往往就是“嗯 哦 啊”一笔带过。

上小学时,我姨经常买新衣服送我,收到时我总说谢谢谢谢,我姨就嘟嘴”诶呀,谢什么谢,不要说这种话”。我当时一直很纳闷,不说谢谢那说什么呢?按我姨的解释,一家人说谢谢太见外了。大概就是确认过眼神,意会就好,心照不宣。后来因怕她数落我,她再给我买好吃的好看的我都不大敢直接跟她说感谢,一直觉得很变扭。其实不管是不是亲人或要好的朋友,基本的礼貌还是得有的吧,那就是心照可以宣了。

不过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式父母哇,用他们最独一无二的方式支持着自己的孩子,千言万语化作一桌藏着家的味道的饭菜,化作小时候风雨无阻七年如一日一次次接送上下学的坚持,化作久别后再见时眼里泛起的泪光。

仿佛看到《背影》中的老父亲穿着宽马褂顶着胖身躯踉跄地跨过几道铁路买来柑橘,老朱攥在手中,热烈地炽热着。就这样,刚刚好,刚刚十分幸福。

以此小短篇补祝父亲节快乐!爸爸的肩膀是我今生坐过的最贵的车。



(图片来自《当幸福来敲门》,强推~)

顺便祝端午节假期快乐哦!(偏不说”安康”www)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R:《非暴力沟通》原文片段 另有一次,我应邀去协助一所医院的管理层。他们有一个项目需要医生的支持。可是,不久前,医...
    幽幽86129阅读 3,269评论 0 0
  • 情非情之兄弟情 忆往昔 躯未长成气冲天 勾肩搭背横象塔 少年少年今何在? 红尘只染鬓毛色!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1,293评论 0 0
  • 今晚剩下我们八个。 两位老大爷。 两位蒙族大娘,不太会说普通话。 我自己住了一间。 花奶奶住隔壁。 还有两位阿姨。...
    Ss行走的树阅读 2,910评论 0 0
  • 世界如此复杂,你要内心强大。
    燕语呢喃_aea7阅读 6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