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两周无疑是让人印象深刻且难忘的。
2020年的一天,不必坐在教室里,早上起床,坐在家里的书桌前,打开电脑,便开启一天的课程。这些小时候作文中描写的神奇画面,如今已然成真。遗憾的是,没有机会以学生的身份体验网课,难忘的是,已经做了两周网师兼主播。
面对无处不在的感染风险,面对还未被攻克的病毒,居家学习无疑是当下唯一且最好的选择。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居家学习都是第一次经历。焦虑和恐惧通常并非来自于事物本身,而往往源自未知和不确定性。全新的线上授课模式,居家的学习环境,有别于常规的课堂,可能焦虑的家长,可能玩疯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未知和不确定。我意识到,当下最重要的是让这些未知变成已知,让不确定能够确定。
从一月底开始,根据学部给出的“关于网课教学的实施方案”,老师们逐步明确了上课时间、上课方式、作息时间和基本课程内容,并根据时间节点按部就班地开展各自工作。熟悉CCtalk平台的使用,建立班级直播教室,开学前直播调试,编写《年级学习指导手册》,明确CCtalk网络学习注意事项、课程表、各学科的网络学习指南、时间计划方法和方案等等。
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难度系数更大的部分便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每一节课了。从2月10日线上封闭起,一直在思考如何既满足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能把线下形式直接照搬到线上,无法时刻每一个看到孩子,可能的网络不稳定卡顿掉线,如何布置、批改、反馈作业,都是真实情景下的真实问题,这不也正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学习方式吗?这场战疫中,不正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和经历,如何去应对不可抗力的未知,如何解决真实问题吗?如果我们将这一段难得的经历看作一次学习的历程,相信在疫情结束过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收获远比健康平安多得多。
这两周,我们也在不断线上讨论,或是交流分享经验,或是互相出谋划策,打怪升级般击破一个个难题。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合作共赢。虽然孩子们每天在线学习时长比在校学习时间要少,但是老师们的备课任务一点也不小。如何能在批改反馈作业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情况下,还能准备好每天的“公开课”,唯有合作才能共赢,才是长远之策。
故事开始于一个叫做“不发是小气鬼”的微信群,群成员有飞飞、婷婷、海海和我。顾名思义,四个人有好的资源、学习单都会发到群里共享,如果不发呢,就是小气鬼咯。这次网课,我们四个人毅然决定继续合作。根据授课计划,四人分工准备,每个人集中精力准备一部分内容,将准备好的课件、资源、学习单分享到群中,集体讨论后再做修改,直到达成一致。实践证明,利用比较优势的原理,每个人的效用可以最大化,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在保证有精力处理其他更多事情的同时,也为“持久战”做好了准备。疫情之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没有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同样,当今这个时代,谁也无法离开群体独自存活,合作才能共赢。
幸运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同胞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五湖四海对湖北、对武汉的援助,无论是政策支持、医疗物资、医护团队、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还是生活保障物资和精神支持,都让人很庆幸深处这样一个国度,有这样一群同胞。
借用大楷哥作品中的题词:五湖四海,共克时艰。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学校见!
相比作文中的情节,这次网课是被动选择的结果,但何尝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未来的教育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个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