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做捧杀,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一个小明星演了一部不错的作品,突然火了,然后各路媒体一路追捧,溢美之词如滔滔之江水。这个小明星于是就膨胀了,央视都敢惹。
当然换做大部分人都会膨胀,这是人性的弱点。膨胀之后,小明星觉得自己天下之大,唯我独尊,本人演技天下第一不敢说,前五是有的,这还是谦虚的说法。时隔多年,小明星沦为了普通人。
这就是捧杀的效果,捧起你来,让你觉得飘飘然,不需要继续做什么了,满足于当下的成绩,成功的被“捧”,必然的被“杀”。
还有一个老故事。宋代有个神童叫方仲永,五岁识千字,七岁能吟诗,人称神童。八岁开始跟着老爹走街串巷挣外块,十五岁不到就泯为众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交际多了,学习与积累少了。就是神童,付出的努力不够,也难成大器。方仲永也是被捧杀的。
这个故事用到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而今流行一个词叫做鼓励式教育,家长不仅自己鼓励孩子,更怂恿亲朋、老师合伙鼓励,自然是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的,谁要是当面说孩子不够好,那是要跟玩命的。
这些家长的教育经验总结为:多鼓励,孩子才会进步,千万不敢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似乎只要来一点打击和否定,孩子就会如那气球被针扎了一样,瞬间爆掉。
他们不明白,如果孩子真的是气球做的,那迟早是要爆的,早爆比晚爆好,至少还有修补的机会。
这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太小,很脆弱,打不得,骂不得,要捧在手心当个宝,个个是小皇帝,小千金。
在这种“精致”的培养下,很多孩子性格执拗,在家当皇帝,出门依然要保持唯我独尊的作风。
这大概就是时下流行的鼓励式教育在家长手里的执行方式。他们成功的将鼓励式教育变成了“捧杀式”教育。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孩子没有那么脆弱。我们八零后这一代,是不懂什么是鼓励式教育的。印象更深的是老师的教鞭和组合拳,这代表了老师的严厉作风,也是那个时代的风格。
在这些武功的呵护和关照之下,我们切身体会了什么叫做“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变得不那么脆弱,不会遇到点事情就需要来几颗速效救心丸。
正是各科老师的“组合暴击”培养,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个人并不那么重要,所有人都一样,挨了揍照样会疼,不守纪律、不好好学习照样挨揍,这是一种压力下形成的集体意识。
而且打你都没脾气,回家还不敢报告,报告完了可能还要面临一场男女双打。
当然,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其弊端,那就是缺少点“尊严”,会扼杀掉一部分“个性”。
时过境迁,这种模式已经不流行了,但从结果导向来看,其结果还不错。八零后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努力工作,有一定责任感,能抗的住压力,不佛系,有上升的意愿。
鼓励式教育的一大弊端是缺少逆商教育。鼓励方式方法的不对头,会让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幼稚”“天真”,他们看到的大都是阳光的一面,那些不够阳光、不够美好的东西被父母屏自动蔽掉了。
一旦踏入社会,没人鼓励,更没那么多人文关怀,他们很可能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不经风雨,怎么见到彩虹?这种风雨应该从小接触,正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见过很多次“孩子的爆发”。某一日,饭店中一个初中男孩对着父亲声嘶力竭的怒吼,只因为父亲没有把一个安排提前告诉他,父亲满脸都是苦笑,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劝慰他。这位父亲自己栽培的“子女”,也只能自己承受其“果实”。
很显然他的教育并不成功,在儿子面前没有了权威,失去了应得的敬畏和尊重。要知道,孩子在小时候是没有自控力的,需要父母帮他们把控方向,决不是一味捧着,以至于他们不断的把所谓的“给你自信”转变为“让你膨胀”。小时候“膨胀”一下无非伤及父母,长大了“膨胀”一下,很可能伤及自身。
不恰当的鼓励,会让孩子变得更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我行我素”“做自己”成了代名词,为什么现在的九零后很佛系?因为他们喜欢“做自己”。可以预见,零零后会比九零后更佛系。
鼓励教育其实是个精致的活计。家长需要明白什么样的情况要鼓励,什么样的情况要否定。大部分家长喜欢人云亦云,大家说鼓励好,那就使劲的鼓呗,不仅自己鼓,全家鼓,老师也要鼓,不鼓不够朋友,不鼓不是兄弟。
他们只是了解了“鼓”的重要性,却不懂得怎么“鼓”,更不明白鼓之后还有一个字叫做励,励的意思是劝勉,是勉励,延伸一下更是磨砺。
鼓励的真实含义是,孩子确实有较大进步,这时需要适当赞许,并勉励他继续努力。
而不是孩子会写个一,就要夸半天,这个一写的书法家水平,不得了,了不得。
这样的鼓励太廉价,时间久了便成了废话,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这么捧他是应该的,不仅不领情,一旦你要敢说个不好,看他不打断你的“狗腿”,谁让你一直那么狗腿?!
鼓励式教育搞的最差的结果是父母“捧杀”了子女,子女打断了父母的“狗腿”。
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打断这群兔崽子们的“狗腿”,让他们懂规矩,讲纪律,踏踏实实,这样或许更利于他们平安的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