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32→22→8
数字跳跃剧减,历史笔墨愈淡,能述说这段往事之人也随着时间渐渐走远,仅剩现在的,8人。
战之罪,民之殇。“慰安妇”这个还不能被世人广为理解的特殊群体,敏感如伤疤,让人不忍揭开。而这些见证者,却已银丝华发,每每谈到非人遭遇时,她们的眼中透露着不屈与坚忍,刺痛着国人的神经。
(一)
白云深处,老妇迟暮,飘零如尘。这是《三十二》给予我的最初印象。
原以为这样的纪录片是催人奋起的,却从未想过是如此平静,独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妇,悠悠地讲起了那段刻苦铭心的苦痛经历,没有凄凄幽怨,埋怨苛责,她诉说的一切如包围着她的青山绿水般平静,却如砸进深潭似的令人错愕窒息。
独,是老人身上另一方景像,暮景桑榆,一人倚门而坐,一人提水挑担,一人祭拜亡夫,恰似片中犹唱的山歌: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被日军欺凌的苦楚和伤痛她心如明镜,一个人承担了太多的不公。可她却说下了这样的话:
“这世界真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有吃的慢慢来。”
挤满皱纹的笑颜,对生活的乐观,无一不让人动容,是啊,好好活着,犯下这无赦罪行的恶人欠你们一句对不起。
(二)
《三十二》给予的触动,使我更加想步入影院了解《二十二》,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
《二十二》营造了我有生之年中最安静的观影氛围。
一幢幢隐匿在深山乡野中的低矮平房,二十二个经历苦难的老人,一段埋藏在心中,谈起就会梗咽流泪的辛酸往事,但这一切记忆被她们对生活的乐观包裹的不再那么悲伤。
《阿里郎》的吟唱,有一位老人之声清脆嘹亮,目光奕奕,寄去了对故土的思念,女儿在旁的注视,徒增一抹暖意。
神采飞扬话当年英姿飒爽,战火硝烟的年代里,有一位老人奋力抗战,巾帼不让须眉,子弹擦过头顶也不曾畏惧,大敌当前,永争先。
还有一位老人,把猫看似珍宝,收留小猫让生命得以延续。“把好的都给猫吃,她吃猫剩下的。”儿媳妇这样调笑道。
她,她们,都是最真实的存在。
没有所谓的期期艾艾,刻意煽情,也不是怂恿你看完卷起袖子揍日本一顿,而是没有拘束,没有违和,没有引导性的情绪化,皆是老人们最平常不过的生活,洗衣、吃饭、看电视、喂猫、烧柴、亦或只是看着外面的景物沉默,都是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状态,毫无戏剧性可言。
它不是在你心中种下仇恨的种子,而是告诉你这些老人面对曾经的伤痛依旧坚强,心中依然保有对爱对美好的向往,不卑不亢,对人对事仍然善良如故。
《二十二》立意深刻而特殊,极力去尊重每一位老人。
风起风落,树叶婆娑,很多时候画面是缄默无声,可只老人一个眼神就能懂太多太多,有时不必千言万语,自会深入人心,有着超越文字和影像的价值。
窗外雨打翠叶,坠落太多惆怅,老人凝视着窗外出神,我们凝视着老人落泪。
《九重山》的旋律响起,那是《三十二》中韦绍兰老人哼唱的歌谣,全场静默等待,直到最后一个字滑落,方才开始散场。
尊重是影片想带给我们的意义,不管是历史还是这些老人们,而这也最终传达到每一名观众的心中,我想,它是成功的。
语言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时成了一种符咒,只要轻轻吐出,就能托起一个湮没的天地。
虽然老人们或许已经放下,但历史不能泯灭,请不要让这段往事随这些数字的缩减成为绝响,请你走近它,不要让往事深埋于土壤,让罪人逃离深渊,也愿健在的老人们能一直这样幸福快乐下去……
(写于2017年8月16日)
(三)后记随笔: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今天是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日子,纪录片《二十二》也已上映半个月有余,获得一亿多元票房,远超出剧组600万的预期。这些天,从微博到朋友圈,从官媒到小报,《二十二》因为网友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不少话题,而我也是众多关注者中的一名。
我身处南方小城,《二十二》上映之时,影院并无排片,只知那时的我,愤懑失落,负能量爆棚。
于是乎我在当地影院的微博下留言,发现就算是小城中,也有这么一群人关注着它。留言时,已是凌晨时分,但小编在第一时间回复了我,突然觉得,是不是上映有望了呢?
果不其然,反馈的第二天,我再次查看影院的片单,发现《二十二》的海报赫然在目,且上座率是平日中不可得的。
虽然是小事,但是当下的欣喜,却是难以言说的。
感谢郭柯导演,用一片真心与坚持拍摄出了如此深刻的佳作,同时也感谢良心影院,使我这般的念念不忘,有了回响。
《二十二》: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激愤指责,她们走过黑夜,趟过河川,终于在山野烂漫之地,与日月星辉重逢。
此苑名南柯,若适逢路过,不妨进来坐坐,主人家虽然没有佳肴美酒,却有清风明月,一片赤诚。
若文章有幸能得您喜爱,劳烦移步右下角,为南栀点个赞,若有所言,也可以与南栀闲谈几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