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对这个功利的世界,无可厚非的是人人都想要锦衣玉食,逍遥自在的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锦衣玉食、逍遥自在始终是属于极少部分人,而大多部分人却都过着奔波劳累、三点一线、甚至漂泊流离的生活。
许多人不安于现状却又害怕与所谓的美好向往死磕到底,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害怕痛苦,害怕经历各种打击,甚至是来自外界的热嘲冷讽。即便害怕,最终还是难以逃脱生活之手的擒拿。
现实给予的种种无奈与诸多的不意,总有人有会胆怯、会深夜抱头痛哭,对生活失去希望,满是失望;也总有人即使心里装满了无处倾泻的苦水,丝毫不会退却,而是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02
我曾经认识一个拾捡垃圾的大爷,大概七十多的样子,无儿无女,每个月除了政府补贴外,几乎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正因为如此,大爷才起早贪黑地到处去捡垃圾变卖之后用于作生活补贴。虽然大爷的生活在常人看来有些窘迫,可他依然活得很开心很快乐,布满皱纹的脸总是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态。
有人曾经问过他,一个人的生活是不是很没意思,是不是很孤独,很无助,大爷平静地回答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与自由,虽然我已是将逝之人,可是我仍然对活着的每一天都充满期待,虽然有时渴望有那么一个可以陪自己说说话的人,但事实终究是事实。我不会因为这些而对生活失去希望,人生应该永远是积极向上的。”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那位大爷的生活是不尽人意的。说实话,谁不希望迟暮之年身旁能有可以说话之人,谁又喜欢孤独终老!可是事已至此,生活真的不会给你太多的选择方式,大爷却选择了以平静相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诠释了大半个人生。
生活有时真的很苦逼,会让你哑口无言,也会让你一脸茫然甚至不知所措。也许你会因为工作的不如意而破口大骂,也许你会因为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心灰意冷,也许你会因为梦想之路的艰难险阻而刻意逃避,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扪心自问正处于痛苦边缘的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生活么?不是,一定不是!
既然不是,为何又要选择用借口搪塞;既然不是,为何又要选择临阵脱逃;既然不是,为何又要选择逃避。其实生活中的有些事,并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能有希望。
03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但是他一生确实充满了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对于一个热爱音乐之人来说,失去了唯一能识别音色是否动听的听觉是何其残酷的一件事,从另一方面来说,失去了听觉等同于失去了创作能力。
但在贝多芬的眼里,孤寂痛苦的生活并没有使他选择退却,也不是他逃避音乐的借口,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与生活死磕到底,与梦想死磕到底。
他向往音乐,追求音乐,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最终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是集古典音乐的大成者,同时也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如果他当初因为生活带给他的磨难而选择逃避,那么还有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么?一定没有。
生活会带给你很多苦逼的经历,也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天的日子正在你的指间一点一点地流逝,而明天却有太多的未知;积极过好当下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即使摔倒了也不要怕,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依旧朝着远方奔跑,未知的我们不要去猜疑,但一定不要泄气,要充满信心并且一无所惧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