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年代,涌现出了太多的可怜可泣可悲又无奈的节约故事。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节约、热爱节约,而确实是被贫困逼出来的节约。
在老家有位本家的堂爷,自我懂事儿时起,感觉他应该有近八十岁的年纪吧,就是看上去年纪挺大的。满脸皱纹,几根稀疏的白发,干瘪的口中还剩有几颗斑黄的老牙,平常老眼昏花的他也认不出几个人来,双耳背的只有大声喊叫,才能免强听到别人给他讲话。一天到晚深深地弯曲着弓一样的腰,柱着一根木棍支撑着他那瘦骨嶙峋的枯木般的身躯。其实也就是像人体标本一样,每天牵着两只羊,坐在村口的路边上,木雕似的低着头晒太阳,不时地抬起头看看他的两只生产队的羊。羊是拴在小树上,当然绳子也有点儿长,当然跑不远。他是个五保户,其实比一般人家还是有点儿强,生活上受生产队照顾。可是在生活上,他的节约是出了名的。
要说起来他老人家的节约,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件,也算是家喻户晓吧。第一件就是一年四季从来不洗碗。他老人家吃饭老三样,早饭玉米(或煮红薯茶当早餐)面粥,中午杂面条(或菜粥),晚饭一般就是白水煮红薯,饼、馒头是不常吃的。为什么饭后不洗碗呢?在那个年代,农村人吃饭用的都是糊瓷大碗,把自己碗里的饭喝完(一般叫喝,因为一年四季粮食短缺,能有粥喝也就很不错了)以后,直接伸出舌头把自己的碗内侧一圈一圈的舔了又舔,来来往几个来回,如此这般,碗还用洗吗?洗锅水要经过沉淀后,先把上层的水倒掉,然后把锅底的粥屑再倒进碗里喝下去,天天如此,顿顿如此。第二件是不常吃菜,还是一个穷字给闹的。当年每到春天是疏莱淡季,农家都有腌制咸菜的习惯,一般都是芥菜,当然老人家也不例外。一股人家腌制咸菜,都是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调剂,以备不时之需。而他老人家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以吃咸菜为主,他节约的方式就是,一顿饭只吃一根咸菜,喝一口粥,舔一舔咸菜,然后再喝粥再舔菜,如此坚持到最后才把这根咸菜恋恋不舍的吃下。第三件是一年四季,只有到了深秋脚上才穿上一双单布鞋,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不穿上衣,赤裸着上身,下身只芽一条补丁落补的半截裤子,腰间用绳子或红薯滕拴着作为腰带。不是因为天热,而确实是舍不得,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
那一代的老人大多都不在了,然而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每当我想起过往,不免有些心酸,有时甚至泪水涟涟。好在都已经过去。
生活在富足的年代年轻人,当然不知贫穷时期的无奈。人人都过上好的生活是本能,也是国家建设的目标。不提倡艰苦朴素,但是,也应杜绝奢侈浪费。要想使国人不再陷入贫困,真的需要大家协力同心!历史不能忘记,前进才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