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Rococo,一个一直不受我待见,并多次有意回避它的一种艺术,我都不愿意称之为艺术。矫揉,做作,私情,香艳,没有理想,只有享乐,我一直这么认为。
为了了解这个洛可可Rococo,我还是一样的学习,尽管我不喜欢它,但我还是要去了解它,在看了几天资料后,还有些资料没有看完,虽然依然不喜欢,但似乎成见没有那么深。
艺术需要引导,这句话在现实主义之前,也许是对的,在现实主义之后,要认真去想想,现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中世纪,文艺复兴,艺术受到教会的影响较深,巴洛克时期受世俗君主的喜好,而洛可可Rococo也是受到一个有权势与才华的女性的引导。她很有趣,在洛可可Rococo之前,大多数画家的画是表现男性世界的。英雄,赞歌,圣徒,宗教,即使有描绘现实社会,大都气势沉重,这也许符合一个男性的思维,可这个思维时间太长,太压抑,很多画的底色是很深的黑色,去反衬人物的光辉,如卡拉瓦乔Caravaggio,鲁本斯Rubens,伦布朗Rembrandt,大批的贵族被强势的路易十四压迫得抬不起头,而当路易十四驾崩后,一位女性权臣将大家突然带到了一个阳光明媚,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大家可以纵情享乐。而宫廷生活,上流社会的生活随着沙龙,戏剧,文学,诗等富有情调的方式开展,蔓延开去,很快大家就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而宫廷倡导的奢华方式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已及情人的暧昧。这让这些世袭的的贵族终于感到了享受生活的真正乐趣,为了取悦君主与王后,勾心斗角。蓬皮杜夫人的政治手腕相当高明,而蓬皮杜夫人的美貌与才华,以及她对艺术的支持又把这险恶的用心轻轻掩盖过去。宠臣不再是重臣,贵族追逐的是地位和财富,这就要去压榨劳动者,还要去挥霍财富,这挥霍不知道干掉了多少贵族,兵不血刃,比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及贾谊的推恩令要厉害得多。
洛可可Rococo是法国最辉煌的艺术,法国巴黎的艺术风格中,现在最让人惊叹的就是凡尔赛宫与卢浮宫,这两处宫殿palace里到处都是Rococo的痕迹。(I don't think so now。)
Rococo这把温柔的剑,杀人不见血,蓬皮杜夫人的后继者。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虽然美丽可爱,也力推Rococo,却完全违背了蓬皮杜夫人的初衷,玛丽王后成为Rococo狂热的追求者,她将整个法国的财富挥霍一空,天天歌舞升平。她只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个被宠坏了的富二代。法国大革命由此而起,Rococo嘎然而止。
大革命后,法国人的男子气概似乎被激起,Rococo行将就木,这是真的吗?Rococo艺术的真谛是弱臣之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将民众引向娱乐之中,所以Rococo没有死亡,它似乎成为幽灵一样,存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永远以积极的一面示人,永远让你去追求它预设的成功轨迹。但只要不是革命的轨迹,一切都可以如Rococo之毂。也许不是金碧辉煌的曲线,也许就是巴黎的时尚之都,也许就是每一部清新的爱情小说或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