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谈编辑部十年来写剧经验。他说这不容易谈。经验有好有坏。我的经验好的很少,坏的很多,十年来并没写出过优秀的作品即是明证。
现在谈谈我那很少很少的好经验。至于那些坏经验,当另文述之。
(一)我写的不好,但写的很勤。勤是好习惯。十年来,我发表的作品比我写的少;我扔掉过好几部剧本。
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出废品是很难免的。但是,废品也是花了些心血写出来的。
所以,出废品并不完全是坏事。失败一次,即长一番经验。我发表过的那些剧本中,从今天看起来,还有应该扔掉的,我很后悔当初没下狠心扔掉了它们。
勤是必要的,但勤也还不能保证不出废品。我们应该勤了更勤。若不能勤,即连废品也写不出,虽然省事,但亦难以积累经验,定要吃亏。
勤于习作,就必然勤于观察,对新人新事经常关心。因此,这一本写失败了,即去另写一本。新事物是取之不竭的,何必一棵树吊死人?
即使是废品,其中也会有一二可取之处。不知何时,这一二可取之处还会有用,功夫没有完全白费。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工作方法。有的人须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写成一部剧本的初稿,而后又用很长时间去修改、加工。曹禺同志便是这样。他大约须用二年的时间写成一部作品。他写的很好。我性急,难取此法。我恨不能同时写三部作品,好的留着,坏的扔了。
老舍先生说,写出废作品也是难免的,但也是用心血去写的,他说写废作品也不一定是坏事。写废一次,你就会成长一次。如果不勤写,废作品都出不了。
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新鲜事,
写废的作品里面总有两句可以取舍的。
如果这篇写不好,可以换一个方试来写,直到自己找到擅长的写,不要在一个地方死磕,要多处下手去写,只要勤写,才能知道自己,自己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一直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