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改变,足以影响一生

为什么农民工的孩子还是农民工?


日前,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在一席发表了一场关乎中国命运的演讲。这次演讲是他多年主持的团队研究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这些分析并非刚刚获得,之前他已经在斯坦福学报等多家媒体上进行了阐述,但都未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


罗斯高是斯坦福的高级研究员、教授,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驻守中国,与中国学者合作,关注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他从12岁开始学中文,熟悉中国文化,被朋友们称为“比中国人还中国”。他是中国社科院首位获得批准进行研究学习、搜集资料的外国人,获得中科院颁发的“国际科技合作奖”和中国外专局的“中国友谊奖”。


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罗斯高都待在中国。他下基层,做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他揭示出中国农村社会贫穷的根本原因、决定孩子智商的基因以外的主要因素,警示了高速发展的外壳下可怕的危机。


这些决定着中国未来的事实,与每一位国人都息息相关。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和中国农村儿童


— 01 —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过着无可奈何的低质量生活


罗斯高在郑州考察苹果公司的代工工厂时发现,应聘流水线的工人入厂要进行智商测试。令他吃惊的是,与一般的智商筛选相反,这里不要智商高的工人。理由很简单,流水线作业非常无聊,智商稍微高些的人很容易厌倦,那样就容易引发辞职。工厂希望稳定,因此只要智商偏低的人。更让罗斯高吃惊的是,符合条件的工人不难招聘到。


这真是去年获得雨果奖的小说《北京折叠》的提前到来。故事中说,未来北京由于人口稠密,将居住者根据阶层分为三个等级,居住在环境迥然不同的三个空间中,分享48小时。第一空间的500万高尚阶层住在大地的一面,2500万的位于第二空间的中产阶层和5000万的第三空间的底层劳动者住在另一面。第三空间的人只能享受晚上10点到下个早晨6点的8个小时。就是说,他们见不到白天的日光。在黑夜中,他们做着极其低等的劳动苟延残喘,用血汗钱支付昂贵的物价浑浑噩噩。


现实社会中的流水线工人们每天高强度、长时间的机械作业,下班后在嘈杂、凌乱的居住地满足于吃吃喝喝、休息睡觉,常见的娱乐方式是电玩、赌博等,他们没有任何追求和进取心。工资不多,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这样他们必须继续努力工作。没有技术,也没有勇气,更没有眼光去构想,所以也没有更好的地方去求职——只能是从一条流水线换成另一条流水线。


谈不上发展,工作和生活可选择性非常狭窄。生活上重复周围人、前辈的轨迹,草率结婚、早早生养孩子、把孩子丢在老家,自己再出来打工。攒了钱盖房子,为了是给自己的孩子娶妻生子。孩子们长大了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是做农民工出来打工。


中国农村父子两代都是农民工的家庭很普遍。滚滚的民工潮支撑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他们却始终过着勉强温饱的日子。


— 02 —

63%的农村孩子根本没上过高中


这个怪圈为什么能维持几十年并且日益扩大?原因很简单,一大半的农村孩子没有念过高中。


罗斯高有一套区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方法。他不关注一直以来经济收入高的发达国家(欧洲,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他关注两个群体——五十年来,越入高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及处于“中等收入”的国家。他将“中等收入”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国家的普遍特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已经70年了,它们一直都是中等收入。这些国家跟地区往往不是很平稳,经常是又革命了,又犯罪了。一旦恢复稳定一段时间,经济又会开始上涨。而且你看,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其实都在这个中等陷阱里面。”


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个明显的不同。前者的劳动力中的75%是高中毕业生。后者的劳动力中33%是高中毕业生。就是说,前者每四个劳动者中,三个是高中毕业生。后者平均是每三个劳动者中,一个是高中毕业生。而在中国,是四个劳动者中,只有一个上过高中。


为什么?教育制度使然。比如加拿大和中国。加拿大的义务制教育是从学前班倒高中毕业共13年。如果成人后仍不能完成高中毕业,还有专门的成人高中,对居民几乎是免费。中国的义务制教育是9年。加拿大的高中毕业条件是学生修满20门课,其中包括一门劳技课、一门体育课,其他为语言、数学、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职业规划等等,并为社会服务最低30个小时。


13年和9年的差距还不止是多余的4年的课程。更在于,如果学生从一开始进入初中就知道自己不再读高中,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仅不增长,有的还会负增长。罗斯高的调查表明,从初一开始,不想上高中的学生的学习基本就是负增长,到了初二更明显。负增长意味着学生们把小学学的东西都忘记了。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2013年,中国城市高中入学率为93%,比美国还高出一个百分点,但农村的高中入学率只有37%。一面是GDP飞涨、城市大学生的毕业数量每年剧增,一面是农村孩子越来越趋向于文盲。


— 03 —

一半的农村儿童智力发育迟缓


逐本溯源,罗斯高发现从小学开始,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就有差距。农村孩子的健康存在着问题。“我们给他们抽血,看看是否贫血,是不是营养不足、缺铁——如果你贫血,你脑子不会转,想学都集中不了精神。第二个,我们检查他们的大便,看里面有没有寄生虫。第三个,我们筛查,看看有多少小学生近视可是没有佩戴眼镜。”对13万学生展开调查后发现,27%的农村孩子贫血,33%感染寄生虫,25%眼睛近视。“今天,中国农村2/3的孩子生病了!难怪他们学不好。”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测试中国农村幼童的认知能力


但这些现象如果通过免费营养配餐、提高卫生意识、净化水源、免费配眼镜等等物质辅助手段并非难以解决。真正难以解决的、也是罗斯高最担心的,是他的调查发现,农村孩子从小学就学习不如城市孩子好的主要原因是智力问题。


从2014年起,罗斯高的团队给中国农村0-3岁的孩子做智商测试。陕西、河北、云南、北京、河南、城市中的农民工社区中的测试结果是类似的——45%到53%的人智商不足85,低于正常水平。而无论北京、上海、苏州还是伦敦、巴黎,城市中智商不足的孩子的比例是15%。


一半的中国的小孩在农村,那么以后就有三成的劳动力智力发展缓慢。这些智力偏低的人,他们念完或者念不完初中,即使念完认知程度也维持在小学毕业之下。而迟缓的智商、不健康的身体导致他们小学又能学多少呢?这些人的未来的最好的可能性就是流水线和低端劳务市场。一旦这些地方被机器代替,他们又能何去何从?


《北京折叠》中5000万被黑暗隐藏的第三空间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折叠的,这些不会被隐藏的低端劳动者正在逐渐拉大中国的基尼系数。


— 04 —

父母的养育方式或许有问题


不是农村的父母不想让孩子“出人头地”,罗斯高的调查数据是,“95%的农民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现实里只有8%的农村人上大学。”更令人伤感的是,17%的妈妈希望孩子将来读完博士,可初中里三成的孩子辍学。


辍学的学生除了家庭经济因素,很多是自己不想学了。因为学得没意思、学不懂、学了也没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看不到学习的希望。这就是智商发育迟缓带来的直接后果。


影响智商发育的因素除了基因,就是后天养育。后天养育包括营养和教育。首先,农村父母显然不具备足够的营养观念,3岁以前贫血的孩子占了农村孩子的一半。贫血会直接影响身体发育、大脑的发育。大脑的绝大部分在三岁之前逐步定型、完善,那么一半的农村孩子的大脑会受到贫血的影响导致发育不良。罗斯高说,“现在你去浦东看,我们可以让农民从农村出来,可是他喂孩子养孩子还是用农村的办法——馒头、米饭、咸菜。”为什么搬入城市的农村父母还是用馒头、米饭、咸菜喂养孩子?因为认知不够!不懂得继续读书、学习、查资料,没有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的意识,只能依靠老辈子传下来的方法。这就是死循环。


而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乏善可陈。罗斯高调查的农村家庭中,只有10%的家长头一天和孩子说过话;4%的成年人给孩子读过书;70%的家庭没有书或仅有1本书。一部分农村妈妈外出打工,把孩子丢在家里让老人照顾,老人不具备给孩子读书的能力。而留在家里的妈妈们也许可以识文断字,但是她们没有给孩子读书的意识。吃饱、穿暖、不磕碰就好了,她们除了忙于家务、农活,日常的生活可能是打牌、打麻将、聊天等等。因此有的孩子最早学会的字是“碰”。


— 05 —

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放眼望去,中国农村约半数的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这意味着未来4到5亿中国人可能会有永久性的认知障碍。”这是不是非常痛心疾首呢!?


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不仅需要父母的重视,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因为这关系到十年、二十年后的国计民生。


韩国是少数几个从中等陷阱升入高收入的国家之一,秘诀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的劳动力就几乎是100%的高中毕业。因此,罗斯高在调查中发现,毕业后进入工厂的女工,20年后可以成为会计、办公室白领,她们的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能让她们不断提升。


墨西哥的劳动力的高中毕业水平和中国一样。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墨西哥两极分化严重。没有高中毕业的低端劳动力的出路只有三条,“一个是打杂工,做玉米饼啥的,这些工作是没有福利、没有未来的;第二个就是跑到美国去,很快他们就不能跑了(特朗普要修墙了);第三个就是参加犯罪组织,现在犯罪组织100%的人是没有高中毕业的。”


中国希望什么样的未来?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指出,在0-3岁,你投资1块钱,有18块钱会回来;3到4岁投资1块,是7块钱的回报;小学是3块钱;大学里投资1块钱是1块钱的报酬;成人是负的。


在美国,10%的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花费了40%的教育支出。政府意识到必须要帮助这些人进步,否则他们会犯罪、吸毒、失业、暴乱、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美国的智力发展缓慢的人群占12%,按照美国3亿人口计算,这个数值是3600万。罗斯高预计,中国未来的这个数字是4-5亿。


中国人要怎么办?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保证自己家的孩子的营养摄取、认知培养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亲友、尤其是农村亲友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即使不能给与物质上的帮助,至少也给予理论上的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多参加相关公益活动,比如魏文杰坚持了7年的Mantra太阳镜买一捐一活动,为农村孩子捐助眼镜;邓飞倡议创办的免费午餐活动,为农村孩子捐助免费营养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调查和结论,引爆全社会的关注。

网友的留言:

六月息

确实,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思想局限。我们家里就是典型,父亲兄弟4个,堂兄弟姐妹8个,小时候家里都找不到一本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书,找支笔都难。父母只管吃饱穿暖,也不怎么过问学习和精神世界。我们放了学基本上都到麻将桌上去找他们。我是家族里唯一的异类,从小爱看书,学习成绩一直可以,一直考到上大学,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读研。而堂兄弟姐妹们基本上只上到初中,一是没考上高中,而是根本不爱读书,三是想早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十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二十出头就结婚生子。然后把孩子们丢家里老人照看,自己继续在外打工。家里的小孩们爷爷奶奶也只是管吃管喝,宠的不像样子,总跟他们说孩子要自己好好教育,所有人都说大家不都这样么,不出去赚钱哪有钱养活一家子。很庆幸我自己读了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孩子我们自己带,老人可以时不时过来住一阵让我们尽尽孝道。很担心我的那些留在老家父母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的侄子侄女们,他们会不会也重复他们爷爷奶奶和父母的生活

2017年9月26日


辛辛Lira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但是我并不觉得文章观点对农村有歧视。反映的问题很现实,在我八岁以前基本没吃过什么肉类,唯一补充蛋白质的方式是家里养的鸡下的鸡蛋,而且孩子们并不能持续补充这种营养。我们需要将家里的一切可以用来卖钱的多余的东西卖了换取学费。少年时期营养不良与贫血在我们那儿应该很正常。能够交的起学费上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儿了。实话说作为农民的我的父母确实不太会教育孩子,我们除了学习没有任何接触外界的机会,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我们眼界很局限,只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然而上了大学我才知道农村孩子出来之后真的比城市的差的太多,我们不会使用电脑,不会做ppt,不会用Excel不会word,没有任何特长,不会弹琴,不会画画,这些都使得我们比别的同学更加自卑。我们需要话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这些差距。

特别希望国家能够多多扶持农村,尽管现在已经有一些扶贫政策,但是否做到精准扶贫我只能"呵呵"了。

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村没有水泥路,没有路灯,没有一点国家要求的小康村的样子,穷成那样还是小康村,附近一些村子条条都是通到家门口水泥路,家家门前有路灯,户户都是小平房,孩子都能上的起学的那些村子是建档贫困村。

国家很多政策出发点很好,只是在执行上真的还需要认真落实

2017年9月28日


调查结果深深印证了我去农村的体会。我所看到的农村父母,带孩子就是物质上满足吃饱,思想上放任发展。完全没有“均衡营养,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等等这些观念。我的大家庭中,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有10人,其中考上大学的1人;在城市长大的4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我家的情况,就是中国农村和城市孩子的现状缩影。越穷越生,生越多越没钱,越没钱就越要出去打工,越出门打工越没人管孩子,孩子没人教没人管,长大还是穷,以此恶性循环。

2017年9月29日


农村孩子不是发育低,城市孩子发育咋那么早,他出生就看到不同人,和农村从未见过的,城市孩子吃的,玩的,看到的,是农村娃娃看不到的的,见识得对,就成熟得早,我也是农村的,没什么文化,出了社会才见识了很多东西,就慢慢思考很多问题

2017年9月27日


小船

说的真的很现实,尤其是农村出来的更能体会,我自己小时候十几岁还尿床,那时候半夜被叫起来洗被子,妈妈带着我看遍村子附近大大小小的医生,土方法都用上了,就是没什么效果,最后她也出去打工,把我丢给了爷爷,爷爷算是明事理的人,所以,吃饭的油水明显比妈妈在的时候多了,营养也慢慢跟上,最后尿床这个问题也就没了!妈妈就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吃很节约,平时家里没客人,基本就是咸菜米饭,上小学每次下午回家都是一碗大白饭,可能大家觉得能吃饱了就不错了,但是真的谈不上营养,所以,我现在只要你做的不是太难吃,我都不会挑食,而且吃的很干净都是那时候养成的!现在看着周边亲人的孩子,真的替他们担心,这个群体,需要大家的关注!

2017年9月29日


777

我老公经常在学校做业务,也会在那里吃饭,他说营养餐真的很少很少小孩子吃,清汤寡水的不好吃呢,用于营养餐的钱还不如直接以某种方式补偿到孩子身上更好呢

2017年9月26日


             


                这条小鱼在乎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每个孩子的人生之路都很漫长,也很短暂,如果能在最适合引导他的时候,多用点爱心和耐心来给他一些正确的引导,用适合他的方法来伴随他成长,也许,这会影响他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