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五别第十三
黄帝问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
悲哀气并,则为泣;
中热胃缓,则为唾;
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
不知其何由生?
岐伯对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分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者,为津;
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急则肺叶举,举则液上溢。
夫心系急,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矣,肠胃充郭故胃缓,缓则气逆,故唾出矣。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
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则腰脊痛而胻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于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
此津液五别之顺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