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名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之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了贵族的地位,所以搬迁到了鲁国。他年轻时周游列国,年老后,最终又回到鲁国,与公元前479年去世。
孔子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同时,孔子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私人身份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周游列国时,有大量的学生追随。他的学生将他分散的言论编成了集合,名为《论语》。为什么是学生编写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书立说的传统,私人著作还是孔子之后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书籍经典只限于官方著作。因此孔子是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但不是第一位私人著作家。
有人说《六经》是孔子所著,其实是谣言,它是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六经》也称为“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度前期数百年中贵族教育的基础,我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也讲到,中国的“六艺教育”类似于希腊的“博雅教育”,都是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和当代的精英教育完全不同。
为什么孔子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呢?因为当时孔子家族已经失去了贵族地位,他流落民间靠教授典籍为生,还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种人在当时称为“儒”,因此孔子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
孔子被称为教育家,是因为他不仅仅只是传授典籍,还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解释和观点。除了对经典做出新的解释外,他还有自己对于个人、社会、天与人的理论。
关于正名
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认为一起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这也是后世皇帝在登基之前,都要为自己正名的缘由,如果是篡位夺权的皇帝,是名不正,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论语·子路》中也讲到了社会关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一个名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义表示“宜”,即应该或者必须做的事情,是一种命令式的责任,但这种事情是在道德的允许范围内。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对立的,因为“利”往往是出于不道德的行为。
“义”是观念上的,而“仁”就要具体很多了,指人在社会中的义务,表示应该做的事情,义务的具体的本质是“爱人”,就是“仁”,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到: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履行社会义务的人。在《论语》中,我们也看出,孔子说的“仁”其实是保护了一切的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可以等同于“全德之人”。
关于忠·恕
孔子将己之所欲,亦施于人,称之为“忠”,就是将自己喜爱的也给别人;而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之为“恕”。后来有人把儒家的“忠恕之道”称之为“絜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即我们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于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之外的任何考虑。这就是所说的:无为。
儒家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无为表现在,做这件事的价值并不是为了结果。
孔子说的天命,天就是命令或者天意,换句话说,就是把命只当做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所做的事情要成功,就需要一些“天命”的条件所配合。所以,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很重要的必要条件。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
在道家的《庄子》中,常常可以看到其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但实际上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而是指提升精神境界。而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应该懂得了礼,言行得当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十就要成家立业的意思。而“四十而不惑”,也是说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音,所谓“知者不惑”。
孔子一生,到处为止,也许仅只是知识道德价值,到了五六十岁之后,就只认天命了。换句话说,到这个时候,就应该认识到超道德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的思想也是超道德的。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领悟不一样而已。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后,被公认为至圣先师,其地位高于一切教师,到公元前2世纪,地位更加提高,公元前1世纪,孔子的地位甚至比当时的王还要高,据说当时的许多人成为活着的神。到了汉朝中叶,儒家可以成为宗教,儒家思想被神化到顶点。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一直影响中华文化数千年之久,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