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思想范式#《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07】

1、荷马史诗,没有文字,还是个盲人,为什么能够编织数万行的巨型史诗?即使编织出来,又怎么能够记住这么长的史诗,能够几天几夜吟唱?

2、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两极性理论。

3、行吟诗人编织史诗时,他们用全套的预制材料去“拼装”铿锵悦耳的诗行,去组装大段大段的诗歌,并不像我们想象大那样费劲。

4、他们得心应手的预制件有套语、名号、程式、主题、场景,而且有些预制件还是可以自由伸缩的词语。能够灵活进行组合。

5、对仗、押韵、重复、箴言、谚语、顺口溜、唐诗宋词等人民熟知的约定俗成的预制件。

6、华杉说:文案的基本功不是文学,而是顺口溜。传播是一种口语现象,因为语言首先就是口语现象,先有语言,才有文字;先有口语,才有书面语。现存的3000种口语中,只有78种有书面文献。书面语只有读和写,口语才能发动听、说、读、写四大传播方式。写文案用书面语没有用,因为没法发动消费者替我们传。

7、源头范围大于派生范围。

实际应用。

1、传播是 一种口语现象。3000分之78。

2、口语可以发动听说读写四大传播方式。

3、所以,传播是播传,我们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我们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