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解释Diff算法的话
我们知道,vue和react都实现了一套虚拟DOM,使我们可以不直接操作DOM元素,只操作数据便可以重新渲染页面。而隐藏在背后的原理便是其高效的Diff算法。
vue和react的虚拟DOM的Diff算法大致相同,其核心是基于两个简单的假设:
1. 两个相同的组件产生类似的DOM结构,不同的组件产生不同的DOM结构。
2. 同一层级的一组节点,他们可以通过唯一的id进行区分。
基于以上这两点假设,使得虚拟DOM的Diff算法的复杂度从O(n^3)降到了O(n)。这里我们借用React’s
diff algorithm[https://calendar.perfplanet.com/2013/diff/]一张图来简单说明一下:
当页面的数据发生变化时,Diff算法只会比较同一层级的节点:
如果节点类型不同,直接干掉前面的节点,再创建并插入新的节点,不会再比较这个节点以后的子节点了。
如果节点类型相同,则会重新设置该节点的属性,从而实现节点的更新。
当某一层有很多相同的节点时,也就是列表节点时,Diff算法的更新过程默认情况下也是遵循以上原则。
比如一下这个情况:
我们希望可以在B和C之间加一个F,Diff算法默认执行起来是这样的:
要使用key来给每个节点做一个唯一标识,Diff算法就可以正确的识别此节点,找到正确的位置区插入新的节点。
如果不涉及Diff算法来解释的话,我认为和就地复用有关
就地复用官方的解释 :
如果数据项的顺序被改变,Vue 将不会移动 DOM 元素来匹配数据项的顺序, 而是简单复用此处每个元素
然后,点击中间的 delete 按钮,你会看到结果变成了:
原因:
在删除2的过程中 Vue做的事情是
1.把2变成了3
2.删除3
过程:计算机是怎么进行删除的,首先第一步,遍历! 遍历的时候对比,删除选中的项。
对比经过:第一项没有变化 ,发现了【1没变】,对比第二项时候发现,【2变成了3】,最后对比最后一项 underfined和3 发现【没有3,3被删除了】
结果:
1.既然【1没变】,就地复用之前的1和第一个
2.既然【2变成了3】,左边的2要改成3,但是里面的内容就地复用,所以 第二个 被保留下来了。因为只是2变成了3,里面的东西没理由要去修改
3.既然3被删除了,那里面的子元素都应该被删掉
如果加上了key呢?
加了key之后:
计算机的过程:
原本的数组是[{id:1,value1},{id:2,value:2},{id:3,value:3}]
删除第2项:删除了id为2的
删除之后的是[{id:1,value1},{id:3,value:3}]
PS:
1.不要用index作为key 会有BUG
2.没有id怎么办?
1、创建一个id()函数,调用的时候自增
2 使用guid库或者uuid()库
3 调用相关的数据库,用里面的id
Vue创建过了id,也会面临id给谁的问题
总结vue中在使用相同标签名元素的过渡切换时,会使用到key属性,其目的也是为了让vue可以区分它们,否则vue只会替换其内部属性而不会触发过渡效果。